创建学习型组织 打造知识型团队

时间:2022-09-01 11:48:07

创建学习型组织 打造知识型团队

摘 要:创新思路,构建学习体系;一是明思路,二是树理念,三是建体系,创新机制,增强学习动力;一是目标创新,二是管理创新,三是机制创新,创新载体,提高学习效益;一是完善职工学校载体,二是完善“北大荒职工书屋”载体,三是完善“N型”学习载体。

关键词:创新思路 创新机制 创新载体

近年来,北兴农场工会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职工素质工程第二个五年规划》,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抓手,以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愿景目标,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为“强工、兴城、优农”、实现垦区百年梦想积蓄了正能量。2012年,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6亿元,人均收入2.38万元。农场和农场工会先后被授予“全国扭亏增盈先进企业”、“中国重信用企业”、“中国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全国职工书屋”“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农林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首届黑龙江省职工读书学习优秀项目”等荣誉称号。

一、创新思路,构建学习体系。一是明思路。确立了“教育先行、立体实施、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和“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树理念。树立了“学习是生存”、“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也是管理”、“提高学习力,增强创新力和发展力”的理念。三是建体系。根据不同层面,构建了以学习型机关为龙头、以学习型行业为牵动、以学习型社区为核心、以学习型企业和管理区作业站为重点、以学习型家庭为基础、以学习型职工为细胞的社会化学习型组织和学习体系。通过专题学习,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推进了学习型机关建设;通过组织农、林、畜、工等行业培训,实现了行业与市场的互动效应,推进了学习型行业建设;通过扁平化、弹性化、持续化的学习,推进了学习型企业建设;通过完善职工学校和“北大荒职工书屋”等学习教育阵地,推进了学习型社区建设;通过科技和技能培训,打造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家庭林场“三场”建设,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了学习型管理区、作业站建设;通过开展“重家教,以德立家;学法律,以法护家;学科技,科技富家;读好书,文化兴家”等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推进了学习型家庭建设;通过“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全力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职工队伍,推进了学习型职工建设。

二、创新机制,增强学习动力。一是目标创新。通过“三项教育”和“三创”活动,在职工中推出致富实效型、样板示范型、创新发展型、技能转化型、骨干带动型五种学习典型模式,从而带动全民的学习与实践。共选树“一旗四杯八户”典型42个,“创争”先进企业和个人246个,“五星”新市民56个。“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种粮大户”、“黑龙江垦区奥运会火炬手”农民企业家肖亚农率先领跑,“全国种粮大户”管遵平、吴国富双轮驱动。二是管理创新。建立人才竞争机制,通过上岗竞聘、尾数淘汰方式,使360余名专业人才脱颖而出。三是机制创新。与七台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展“信誉户”评选活动。通过全方位培训,351名“信誉户”成为职工群众的信用标杆和黄金客户。几年来累积从信用社贷款3.6亿元,实现了职工、农场、信用社“三赢”目标。为此首都大学学者在改革开放后首次走进北大荒走进北兴,感知市场经济与信用经济在新时代农民身上的完美结合。

三、创新载体,提高学习效益。一是完善职工学校载体。以职工培训中心为平台,以“博园”、工业园区、养殖小区为教学基地,职工实训基地、共同富裕培训基地、大学生见习基地,引领职工科技致富。2012年5月省委书记吉炳轩在视察“博园”时,对北兴发展棚室经济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为种植户提供大棚扩建资金100万元。建立“111+X”组织模式和“4595”教育模式,启动“焦点访谈”式、“自助套餐”式和“超市自选”式田间课堂,承立由36名科技人员组成的首席专家小组,入户全程进行指导。农场投入180万元,对职工、下岗再就业人员集中培训和轮训。每年实训51次,人数4080人次,培训入户率100%,提高了职工学历层次,整体素质和致富本领。目前全场职工具备高中学历的在55%,大中专学历的在34%,本科学历占8%。二是完善“北大荒职工书屋”载体。开设“北大荒职工书屋”36个,设立“六民”图书角30个,启动“流动书屋110”212次,为职工应急送书6700册,帮助职工攻克难题267个。三是完善“N型”学习载体。组建“读书协会”,开设“大荒讲堂”、“论语讲堂”、“周五课堂”、“网上家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学习活动,评选“读书之星”76个,精典诵颂58场,“农民工我的好兄弟――文化法律进工地”12次,为农民工发放书籍3500册。通过员工共读、三代同读、电子阅读、微博导读、周末读书漂流、阳光书屋晨读等“多元合作”的读书学习方式,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农场工会《立足创新,深化“创争”活动;围绕发展,提升职工素质》的经验荣获“黑龙江省工会理论与实践创新一等奖”,并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上发表。

上一篇:浅析《社会保险法》的公平性 下一篇:浅谈市政排水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