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多元主体参与研究

时间:2022-09-01 11:12:38

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多元主体参与研究

摘要:公共建筑指的是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往往受众较广,人流量也较大,因而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公共建筑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与政府、投资人、工程建设施工单位、项目用户、社会公众、金融机构等都均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中往往会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而公共建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质量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质量监督管理,则加强了对公共建筑的质量控制,同时也使得其质量管理更为复杂。本文作者从自身在质量监督站多年工作经验出发,研究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下的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在保证公共建筑的质量的同时促进了各方利益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合理化。

关键词: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多元主体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188-02

1 引言

公共建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均有着重要影响。公共建筑的利益牵涉者较多,因而,如果质量监督或管理不到位,很容易损害某一利益主体的利益,因而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中,往往会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保证公共建筑质量的条件下,采取合理措施,促进公共建筑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 公共建筑多元主体的利益主体理论

公共建筑的利益主体指的能够影响公共建筑或被公共建筑影响的群体或个人,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公共建筑产生影响的主动性、对公共建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对公共建筑要求的紧急性三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将公共建筑的利益主体划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各种类别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特点及该类别利益主体的成员如表1所示。

3 公共建筑多元主体的价值关系

公共建筑的多元主体与该项目的价值间的影响是双向型和互动型的,一方面,公共建筑的施工建设与发展对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构成和利益目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也会对公共建筑项目的施工建设与发展带来影响。在分析公共建筑的受众、投资者、政府项目公司、承包商和供应商、员工和公共建筑周边组织时的价值构成时,应同时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关系型价值、情感性价值等,进而分析其利益目标。公共建筑各主体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共同利益,也可能会发生利益冲突,因而,作为一种广义的项目组织,公共建筑必须受到多元主体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从而切实保障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见表2)。

4 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多元主体参与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4.1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的意识薄弱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普通民众往往缺乏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在公共建筑项目中,公众作为受众,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公共建筑的影响,而非主动地参与其监督管理。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是很强,对公共建筑的施工建设与发展的参与性不是很高,从而造成民众从心理上不是很重视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参与意识较为薄弱。

4.2质量监督站缺乏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理念

要想使多元主体更好地参与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加强质量监督站和各利益主体在参与过程中的互动沟通,增强协同效应。对于多元利益主体而言,理应加强参与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与其自身利益有密切关联的质量监督站的监督检测决策与行为。在质量监督站方面,应注重倾听公共建筑最广泛的受众的要求与意见,综合考虑多元主体的需求,制定出较为适宜的方案,并公开透明地进行决策。而当前,质量监督站往往缺乏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的理念,不愿意放权给社会公众,也不太希望多元主体能参与到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中。在进行决策时,往往忽视多元主体的实际需求,仅依靠行政权力强制性地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使得公共建筑往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多元主体的需求也有所脱节。

4.3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我国宪法对社会公众的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而具体到公共建筑中而言,我国公民有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参与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各类利益主体可通过参与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合法维护自己的利益。然而,当前我国仍然缺乏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相关制度也很不完善,导致多元主体在参与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监管体系不明朗,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同时,由于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管理的途径不明晰,也缺乏相应的平台,且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的保障,进而造成多元主体往往无法正确地参与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或参与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果。

5 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多元主体参与的优化措施

5.1树立并强化公众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识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社会公众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在逐渐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也在逐渐提高。在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中,社会公众应树立主人翁的意识,确立对公共建筑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到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队伍行列中,支持和引导其正确合理的参与行为。多元主体应强化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提供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为提高公共建筑的建设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并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出谋献策。

5.2树立并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理念

质量监督站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树立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多元主体参与的理念,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多元主体的参与,支持、鼓励和引导其参与行为,确保其参与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质量监督站应注重听取多元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多元主体的交流与沟通,充分实现互动性与协同性,遇到重要决策时,应适当将部分权力让渡给多元主体,并充分尊重多元主体的监督管理意见,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良性发展。

5.3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制度

在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多元主体参与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程序与内容等,开放或拓宽多元主体的参与渠道,为多元主体的参与提供更好的平台,从而保障多元主体参与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多元主体的参与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从而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其参与质量。同时,也应完善多元主体间的沟通机制,公共建筑的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互相交织,因而,应加强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型,使其更好地协作,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互利共赢,促进公共建筑与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共同最大化。

6 结语

公共建筑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且多元主体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价值构成与利益目标互相交织,因而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必然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识尚为薄弱,相关制度也不完善,且质量监督站的包容性仍有待提高,应积极树立并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完善参与制度来优化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从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深基坑喷锚支护施工探析 下一篇:企业政工管理与创新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