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林区营林的方法与措施

时间:2022-09-01 09:05:08

浅谈现代林区营林的方法与措施

【摘 要】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社会发展的加剧,林业在现代化体系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也在与日俱增,就我国来讲,政府也加大了对林业的重视力度,无论是从证词层面来看还是资金的扶持力度方面来看,都给予了重大支持,因此,现代化的林区营林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本文将从现代林区营林的方法与措施入手,分析营林的实际意义,旨在不断提高国人营林意识,有效解决现存条件之下的各种林业问题,实现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现代林区营林;水土保持;营林意识

在新的时期之下,由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理念的提出,林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在国家强大的资金与政策的扶持之下,现代林业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就当前现状来讲,我国林业仍未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现行分布不均的森林资源现象,我国现代林业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本文将从现代林区营林的方法与措施入手,分析营林的实际意义,旨在不断提高国人营林意识,有效解决现存条件之下的各种林业问题,实现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1 现代林区营林的具体作用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林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层面,那么其究竟有何具体意义,笔者认为,大致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林区营林可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率。我们知道,如果植物覆盖率低,一旦遇上雨季就极有可能导致许多泥沙进河,毁坏田地,从而抬高河床,淤塞入海口,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要想有效控制水土的不断流失,植树造林必须提上日程,由于林木的生长需要庞大的根系来维持,它能有效将周围土壤牢牢抓住,达到固定土壤的目的[1]。

第二,营林可以有效防风固沙。除了水土流失之外,风沙也是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风沙所及之地,大部分田园将被掩盖,城市也会成为废墟。而防护造林的有效开展,可以减弱风速,抵御风沙侵袭。据相关数据表明,防护林的引用,可以将风速降低大约70%至80%之间。尤其如果在一定间距之内,排列许多的护林带,同时也覆盖上特殊草种,还可有效降低风尘沙粒的扬起。

第三,林区营林可清除空气污染。相关的环境数据表明,在一年之内,一亩树林大约可吸收2至6万千克的灰尘,平均每天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碳67千克,并可释放出数量为48千克的新鲜氧气,特别是类似于松柏之类的物种,其两昼夜可以释放出大约2千克左右的杀菌素,而这些杀菌素可以杀死痢疾、肺结核等病菌。

除了上述功能之上,林区还可以降低噪音污染,保持人生平衡与美化环境,为人类的娱乐、生活提供理想环境。

2 林区营林当前存在的不足

虽然植树造林具有重大作用,然而就当前的林区营林工作来讲,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条件之下我国营林工作开展的基础地位稳定性较差。由于传统林业主要以木头经济为主,从营林工作来讲,其主要重视的只是索取而非培育工作,也就是说,还未能将营林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基础的方针进行有效施行。再者,营林工作相对来讲工作条件较为艰辛而且报酬较低,且其本身对于工程质量要求较高,这种不协调的营林方式会动摇营林积极性,进而导致营林工作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第二,机构还需健全,现行体制之下的营林队伍也需要不断完善其业务能力。我们知道,营林工作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是一顶对技术及责任心有着较高要求的工作,而就现行营林工作者来讲,大部分往往并非专业出身,这样就导致营林队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从根本上来讲,限制了营林工作自身发展。

第三,林区经营方式较为粗放。部分林业在其经营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某些经济方面的诱惑,容易不断将人工进行更新,反而将最为重要的林木天然更新有所忽视,造林结构欠科学、植被也太过单一,因而林分的质量也较低。“成材高产”现象还没有完全解决,大多数都只是重造轻育,结果导致造林不少却无法提高其保存率,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成林面积也是少之又少。

3 在现行体制之下优化营林工作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探讨

根据营林工作存在的不足,在现行体制之下,要想不断优化当前营林工作,可从以下几点来开展工作。

第一,优化当前我国林业自身经济结构,不断促进新型现代化林业朝着和谐可持续性方向发展。优化林区营林经济结构模式,促进其产业不断变革与发展,这是现代化林业实现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保证。具体而言,从第一产业层面来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快速推进一些周期性短的原料林以及速生产林等经济林方面的建设力度。从第二产业层面来讲,可以提高新产品自身的开发力度,加快低层次的加工转向综合型高精尖方面的转变步伐。而从第三产业层面来讲,可以大力发展花卉业及森林业方面的发展,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改造传统企业,淘汰一些较为落后的企业,加快产业重组力度,以此解决各类产业不合理的现状,达到营林事业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2]。

第二,建立健全的与林业相关的一系列法律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现行林业立法的条件下,仍未能全面将生态要求有效反应出来,也未能真正全面贯彻保护资源、优先生态的现代化立法思想。基于这点,一些发达国家当中的立法可为我所借鉴,笔者认为可引入优先环境保护原则,也就是说,当经济利益同生态利益相互冲突之时,必须优先将生态利益进行考虑。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采取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措施,有效控制过量消耗森林资源的现象产生,加大森林管理力度,健全森林管理机制。其次,强化林林管理力度,采取总量控制与用途管制制度,对于乱占林地与毁林开垦等行为要进行依法严惩。再次,严格遵循凭证运输制度,加强对木材加工及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

第三,建立一系列的生态补偿制度。对于当前而言,可以采取构建“环境财政”的模式,并将其视为我国公共财产当中的有机构成体,不断提高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当中的生态补偿的具体力度。对于现行条件之下的环境税收策略,可以开征环境税,健全资源税收;实行以政府为主、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环境建设融资体系,增加环境保护当中的各类融资渠道,并要加大力度探讨市场化的当中的生态补偿形式,确保各方力量都可参与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当中去;除此之外,还可开放当前生产要素的市场体系,培育新型资源市场,促使生态及资源的资本化,确保价格真正可以将环境要素的稀缺程度有效反应出来[3]。

4 总结

笔者认为,要想不断优化当前林区营林,必须将其摆在一个正确高度之上,只有充分对其进行了解与认识,才能真正打造出与现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林区,切实满足社会所需,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必须不断强化林区营林的重要性,确保其地位的不可动摇性,方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真正实现林区营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玮.青山绿景相辉映 森工大地绘丹青――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黑龙江森工总局营林局局长张同伟[J].国土绿化,Land Greening, 2012(05).

[2]张志达,赵新泉,赵鹏. 国有林区战略转型中的管理体制改革――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综合改革试点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 2010(02).

[3]陈念东,张春霞,黄森慰. 私有林林农补贴偏好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方集体林区林农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12(16).

上一篇:火电厂水、汽中微钠离子测量扩散碱液的研究 下一篇:传染科护士焦虑状态的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