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2-09-01 07:30:14

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教学层面上的合作日益加深,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对于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也给予了共同的关注,目前主要体现在职业学校。鉴于针对企业合作式的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日益加深,下面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评价体系;质量

校企合作指标体系构建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校企合作对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增强职业教育活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合作的动因分析

1.学校参与合作动因分析

学校提倡校企合作目标明确,主要有两个方面:(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参与合作有利于在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人才供应数量、专业类型、人才规格层次有序化和匹配化;(2)在激烈的竞争中,仅靠财政拨款维持职业学校的运转显然是杯水车薪,与企业合作既可达到人才实用性的目标,又可以整合办学资源,节约成本。

2.企业参与合作动因分析

依照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应处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状态。如果企业以行业人才标准需求深入地与院校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对于企业方来讲,参与合作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而企业方的收益并不大,有的甚至会是付出大于收益。

二、构建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1.评价指标的基本构成

校企合作模式下评价指标是指由一系列与筛选目标相关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遵循“内容全面、方法科学、制度规范、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的基本原则。

续表

2.评价指标的用途

企业评价指标用于衡量更加合理科学的校企合作效用,根据分值分为以下四种:

(1)总分在45分以上者为优秀合作型。这种合作方式突出密切、深入、多层次,多元化,是校企合作的目标及理想结果。在合作中双方在优先选拔人才、共建“订单班”“订制班”、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及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做出了较多的努力。

(2)总分在35分以上者为良好校企合作型,针对这一等级的合作双方要突出加强沟通、探讨深层次的合作方式。在顶岗实习方面要积极推行“双导师”共同指导实习生,并与企业领导层达成一致的培养目标,尽量实行轮岗制。

(3)总分在30分以上为勉强及格合作型,针对这一等级的合作方应积极调查问题所在,通过政府协调,学校制度辅助,订单订制班设定来提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4)总分在3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校企合作型,校企双方考虑解除合作关系或重新制定合作事宜。

我校酒店专业实证分析

一、我校酒店管理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本文以评价体系为依据,以我校2008年至2013年校企合作情况为样本,选出10名专家(其中5名为企业专家,3名为优秀教师,2名为技能鉴定专家)对校企合作情况进行打分,并按照加权平均法得出最终成绩,我校校企合作综合得分为37分。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长期的合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利益的不均衡导致合作层次低

虽然近年来,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双方只对“毕业生实习”这一种合作感兴趣,认为这样最直接、最实际。这就造成了校企双方不能从“浅层次”合作到“深层次”合作的转化发展。

2.时间的不协调导致合作难以成功

由于酒店业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处于经营者经济利益考虑,导致淡季酒店不需要招人,旺季人力资源缺口极大。

3.校企合作创新力度不高

从评价结果看,我校的校企合作中缺乏创新力度,从几年的情况看几乎是空白。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虽然具备研发能力和激情,但受学校管理制度的约束不能脱岗或下企业搞研发。

二、改进措施

1.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校企合作的多赢性

要使高职校企合作不再成为校方的“一头热工程”,重新认识校企合作的多赢性,走出认识误区乃是校企合作各方首需解决的问题。

2.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策略

一是找准结合点,选好合作的酒店。对合作的酒店进行考察,寻找最佳的合作伙伴。二是调整教学计划,适应酒店需要。在确定实习时间时既要考虑酒店的经营旺季,也要考虑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

3.企业方策略

一是注重实习生的培育,多一些人文关怀。作为酒店,要重视实习生的培训,其包括企业介绍、岗位职责、行业规范、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培训,少数酒店还设有换岗培训、认识培训等。二是加强沟通,架起合作之桥。

总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学的必经之路,学校和酒店双方应该转变观念,在合作育人、合作用人方面达成共识。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评价体系的设立,以及酒店人力资源库的共建。以期望双方能从合作的层次、合作的质量上有全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郝骞.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研究:基于高校的视角[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孙铭明.酒店人才定制化培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上一篇:地理学习中地图之我见 下一篇:在职高数学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