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时间:2022-09-01 07:29:17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在初中语文的作业的布置上,不能一味的只是抄抄写写,更应该注重对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进行设计。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相应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56-02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这种能力主要的方式是语文实践。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布置相关的作业时,要以实践性为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

1.课堂内实践性作业设计

1.1 表演类作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在平时有着很强的表现欲,他们渴望表演、喜欢表演,把表演当成了一种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表演带入到初中语文的课堂能够更好的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文章分析和文字教学,运用游戏的方式来学习语文,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把握学生这一心理,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情境,对情境中角色的扮演,将课本的语音转变成自己的语言,然后再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合理的想象,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更好的在表演中对人物情感的掌握。例如,在教导《皇帝的新装》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话语进行初步的提炼,使得学生在自己的表现方式上对文中的剧情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独特的艺术效果,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在其中学习到了相关戏剧知识。学生在完成表演作业时,能够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采用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是将课堂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够充分提高对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质。这种设计形式能够使得教师在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观察类作业。在初中语文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1]。部分初中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抱怨太难,作文的水平提升不上去,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平时生活中缺少观察积累。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都不关注,那么在写作中的素材自然就很难写出来。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大自然中游玩,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和观察一些自然景观,并与在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对照,从而加深知识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有能动性。在布置观察类作业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个方面:一、学会动态的观察,在生活中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着,这就使得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不要只注重单一的细节,和忽略整体的一个变化,对生活现象要学会跟踪探究。如观察树木的开花、结果的过程,对一场精彩的舞台剧,观察演员的表情和动作。这些都能够使得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提高,也使得学生能够对动态情境的一个把握和分析。二、用心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五官来进行感受的,使用鼻子去闻气味、用手去接触事物、这些都只是对事物的一种观看和体会而已,要真正的了解某些事物那么就必须用心去感受,在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一个初步认知,边看边想,对接触到的事物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发掘潜在的内容,使得在观察上不会片面和肤浅。三、观察中注意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疏忽大意对一些问题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导致在解决的问题上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在观察类作业中应该要求学生对一些典型细节和重要的场面多加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侧重点,不要平均用力,注重学习的重点。

2.课堂外实践性作业设计

2.1 查找类作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对课文进行理解,扩大知识面的涵盖,可以让学生对有关资料进行查找[2]。在查找类设计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布置相关的查找类作业让学生们通过从网络或者是图书馆等相关的信息查询渠道中获得相关的资料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对文章的理解更加的充实,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如在教导《智取生辰纲》这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查询的渠道收集有关《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称号,对当时的文化背景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在收集的资料中应该有图片还有文字,使得教师在上课时,针对性的对文章的剧情进行讲解,学生在结合所查找的资料和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以及提升课堂的效率。教师布置查找类的作业时,应该确定主题,让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抄报或者是黑板报的形式对一些英雄人物、古诗集锦、动物植物进行制作,对一些相关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教师确定主题,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所了解的内容和知识呈现出来,可以使得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水平。

2.2 操作类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操作类的作业类型。一、美工类作业;学习古诗,主要讲究诗画融合,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把握这一特点[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依靠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对古诗进行理解,把自己心中所理解的形象和情境绘画出来,使得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体会其中的意境,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如在教导《江南逢李龟年》这个古诗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观察,绘画出黄梅时节的细雨和池塘边的青蛙,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然后对相关的细节注意方面给予指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体验性作业;学生在学完《桥之美》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桥的了解,丰富学生课外的知识,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桥,进行综合对比,加深对桥相关知识的了解,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表演类作业、观察类作业、查找类作业、操作类作业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旺兴. 初中学生作业设计的思路与实践[J]. 教学与管理,2014,12(05):16-18.

[2] 张志强,蒋雪梅.有效教学理念下的作业设计[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5(06):15-17.

[3] 涂锋. 注重作业设计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 科学之友(B版),2012,16(02):16-19.

上一篇:作文指导要与经典范文教学相结合 下一篇: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