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服务经济发展交流

时间:2022-09-01 07:11:07

干部服务经济发展交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组工干部要更好地驾驭组织人事工作,必须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准确把握服务经济发展的内涵

服务经济发展是体现组织工作价值的重要载体。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就像“毛”与“皮”的关系,两者互为依存。组织工作脱离了经济建设,就像没有“皮”的“毛”,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经济建设缺少了组织工作的支撑和保障,也就没有了发展动力。组工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准确把握两者的内在联系,切实把组织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把服务经济发展的成效作为检验评价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来对待。

服务经济发展是组工干部体现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终体现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每名党员干部体现先进性的根本要求。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更要这方面率先垂范,当好表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把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宽工作视野,研究思考与组织工作紧密相关的经济热点、难点问题,把组织工作放到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筹划,放到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战场上来实施,在寻求组织工作新突破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是组工干部驾驭组织人事工作的必然选择。清代康熙认为:“惟治天下之道,莫大于用人”,让什么样的人掌权,关系到党之兴亡,政之得失,事之成败,民之喜怒。用一贤人,足以导众人为善,用一能人,足以导众人强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健全的新形势下,组工干部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把那些懂经营、善管理的干部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就必然要求组工干部自身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工作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准确识别和选用人才。

二、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

牢固树立“抓组织工作也能出生产力”的新理念。要不断解放思想,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跳出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树立组织工作也出生产力的观念。不论是抓干部工作、组织工作,还是人才工作,都紧紧围绕“服务于发展”来开展,通过管干部、育人才、抓党员、建组织,着力提高各部门和各级干部队伍统揽全局的能力、争先创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牢固树立“运用市场经济法则抓组织工作”的新理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产业、越来越多的社会要素与国际接轨,融入了市场经济之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深化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办事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部门更应该主动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学会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思考组织工作、推进组织工作。否则,组织工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止步不前、没有生机,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发展,甚至阻碍发展。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抓组织工作”的新理念。小平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要和谐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终究还得靠人来谋划发展。组织工作要服务经济发展,首要之义便是以人为本,切实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塑造人,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聚人,以良好的民主机制取信人,最大限度地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三、切实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本领

要苦练“业务功”。组工干部只有精通业务,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要加强党建理论学习。组织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组工干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丰富的理论修养,而这些都源于汲收理论精华。当前,组工干部要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深刻把握本质内涵,切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要加强政策法规学习。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组织工作政策法规,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5+1”文件等,为基层组织部门抓好组织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宏观指导作用。组工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扎实掌握政策精神。三要加强与组织工作有关的人才学、心理学、组织学等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兼具各方面知识的“杂家”、“活字典”和“通才”。

要苦练“经济功”。俗话说:打铁还须本身硬。组工干部要服务经济发展,还得苦练“经济功”,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素养。一是向书本学。在工作之余,认真研学经济管理理论专著,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考研、进修等途径系统地学习,了解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二是向别人学。在平时工作中做个有心人,留心经济管理部门干部抓工作的思路、措施和方法。还可以定期邀请经济管理部门、企业主谈体会、谈经验等;三是向实践学。通过积极参与招商引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工作,亲身体验,逐步提高。

要苦练“法制功”。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组工干部要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当前,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组工干部学法制度,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固定下来,坚持集中培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业务法律知识考试与正常法律知识测试相结合,促使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法律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并自觉运用到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去。

四、不断拓展服务经济发展的途径

抓好队伍建设,凝聚发展合力。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紧扣经济发展,切实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抓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调整和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一支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党政人才队伍,尤其是在专业结构上要不断充实法律、经济类专业党政人才,使党政人才队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要着眼于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和深化党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扎实解决党政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突出问题;要扎实推进党政干部再教育、再提高工程。二是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掘现有人才,大力加强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开发项目,推行“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人才开发模式,通过事业平台留才、引才、聚才、培养人才,不断扩充经营人才总量;探索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储备制度、民营企业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三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党员“双带”(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建设;大力实施紧缺专业人才的资助培养引进制度,选拔资助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到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学习深造;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兼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对接起来,充分发挥外地人才的作用。

建好基层组织,增强发展动力。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能否发展、繁荣。因此,必须要根据新形势、新特点,遵循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相结合的基本规律,本着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从而构建保证经济发展的组织体系。要切实抓好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各部门、各阶层的党员在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重点抓好乡镇、村两级党建工作机制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向民营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员发展等工作,有效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着围绕企业发展,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优化发展环境,注入发展活力。一方面,要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树立抓服务就是抓环境、抓服务就是抓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树立起组织部门“公道正派”的良好社会形象;加强监督引导,督促各部门、各单位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要力戒形式主义,坚持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求实绩;要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工作,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真正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组织部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自觉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建立完善基层群众利益表达和党群沟通协调的有效机制,认真做好组工举报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为发展经济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冬春农村水利建设座谈发言 下一篇:水利发展改革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