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三年来我国汉语规范化工作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09-01 06:18:41

建国六十三年来我国汉语规范化工作回顾与展望

摘 要:新中国成立六十三年来,我国汉语规范化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普通话已经成为大陆不同语言和方言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拼音方案》使用拉丁字母作为汉字的注音符号在汉字注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规范异体字、简化汉字和规范异读词使汉字与汉语协调发展。尊重群众的语言、尊重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将语言的社会性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强制性相结合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普通话汉语拼音汉字规范

“规范”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以后不久就开始的一种社会行为,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针对不同时期语言文字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时俱进地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标准和政策法规,适时调整汉语和汉字的发展方向,使现代汉语不断适应历史的发展,在当今复杂的语言环境下仍保持朝气蓬勃的发展活力。建国六十三年来,我国的语言规范化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不但为祖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为世界上其他语言情况复杂的国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推广普通话

有声语言是人类交际的第一渠道,口语规范是保证来自不同地域、使用不同方言的人们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民国时期的国语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民国初期,由于时局动荡和政府推行国语的力度不足,持续三十年的国语运动一波三折,未能取得预定的国语普及目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现了高度统一,各地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潮,但由于之前的国语普及程度不够,严重的方言分歧阻碍了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诸多不便。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一种共同交际语的任务迫在眉睫。195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汉民族共同语正式定名为“民族共通语言”。由此,1956年2月6日,总理就推广普通话工作问题签发了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示》确定普通话的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普通话运动正式开始了。

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提出“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实行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1997年6月26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了《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普通话测试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明确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1986年,国家确定推广普通话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年,把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由原来的“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0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保障。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普通话已经成为大陆不同方言区人们的主要交际工具,人民群众的语言规范意识日益提高,不仅如此,普通话也逐渐成为港澳地区社会流通的主要语言之一,国家整体语言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颁布《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的创制和颁布是为推广普通话服务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对之前汉语注音字母的继承和发展。注音字母在全国正式公布并使用始于1918年,在帮助识字、统一语音方面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注音字母具有明显的东方语言特点,缺少国际化因素,从长远看必将影响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限制汉语与世界语言的交往。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协会”迅速着手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学者们开始探索采用某种国际化的拼音文字来为汉字注音。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是汉字注音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汉语拼音方案》是迄今为止所有使用过的汉字注音法中最科学、最完善的一种。它的使用更为灵活,用途更为广泛,不仅可以用来给汉字注音,还可以用来推广普通话;不仅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还可以用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此外,它还可以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可以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3]《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在汉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最直接的价值是简单易学,对汉语普通话的推广和汉语语音规范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其作用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例如,可以用作网名、邮件帐号、汉字输入码等。[4]

《汉语拼音方案》最终采用世界上60多个国家共同使用的拉丁字母作为汉字的注音符号,标志着汉字的注音形式已经与国际接轨,更容易被国际社会认可,为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和汉语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1977年9月,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从1979年1月起,我国政府的外交文件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1982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词语的国际标准。[3]《汉语拼音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上其他汉语使用区的汉字注音方式。

《汉语拼音方案》毕竟产生于特定时代,为特定目的服务。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方案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时代的变迁,方案也难免有一些过时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给予应有的重视。”[4]目前,我国的语言工作者正致力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完善工作,未来的汉语拼音在形式和功能上都将更加完备。

三、规范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目前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文字之一。汉字突出的表意性使古今汉语在书面语上仍保持着较大的同一性,为维系汉语不同方言区的语言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字史上书写了不朽的传奇。但是由于历史的久远性和使用地域的广泛性,汉字字形混乱、复杂,方音异读与文白异读现象普遍。建国之后,我国政府从三个方面对汉字的形音问题进行了改革和规范,主要有规范异体字、简化汉字和规范异读词。规范汉字的目的是使汉字更快、更好地记录汉语以适应汉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各项建设要求。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于2009年1月21日,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汉字部首表》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综合考虑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规定了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的归部原则和规则,给出了20902个汉字的部首归部表。该规范主要适用于中文信息处理领域汉字排序检索,也可供辞书编纂和汉字教学参考。《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都是推荐性标准,鼓励社会使用。它们的对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促进汉字部首排序检索的统一、推动辞书编纂、汉字信息处理以及汉字教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范异体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汉字系统中存在很多同音、同义而异形的字,这些异体字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书面语交际,因此,废除异体字、统一汉字字形是规范汉字的首要任务。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该表整理异体字810组共1865个汉字,受到了教育界、出版界和有关方面的欢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在汉语和汉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汉字改革的新纪元。经过《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整理后,汉字的数量减少了,学习者既减轻了记忆、书写负担,提高了汉字的学习效率,又为汉字简化工作扫清了障碍。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自2009年8月12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8月31日结束。多数意见赞成《字表》恢复51个异体字,认为符合社会用字的实际需要。[5]

(二)简化汉字

解放初期,我国文盲占全国人口的80%,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村是文盲的现象很普遍。[6]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尽快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扫除文盲,对传统汉字的复杂字形进行适当简化,使其易写、易记成为当务之急。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编拟《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一次稿。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1986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颁布了《简化字总表》,对原来的《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做了调整。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不仅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和许多字的笔画,而且为人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字体规范,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学习和使用。[5]

汉字简化是秦汉“隶变”以来,汉字形体上的最重要改变,大多数复杂汉字字形得到简化,汉字的记忆和书写难度减小。汉字简化方便了在校学生的汉字学习,同时也为我国扫盲运动取得胜利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使广大民众摆脱文盲状态、熟练阅读和书写汉字成为可能。简化后的汉字与港澳台没有简化的汉字相比,更能体现汉字的现代化特点。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说,简化字增强了外国人全面掌握汉语的信心。

(三)规范异读词

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词被称为“异读词”。规范词的异读现象与规范异体字、简化汉字相比更为复杂,主要是因为词的异读现象属于语音范畴,语音与语义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具有很强的社会规约性。普通话异读词的规范是一个循序渐进、重在引导的过程。

为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大力推广普通话,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根据全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的建议,组织成立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开始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审定。1963年,《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发表。《初稿》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规范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7]随着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广以及汉语自身发展的原因,《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新语言的需要。因此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82年重建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初稿》进行修订工作。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向全社会公布,成为新的异读词标准。1992年,《普通话异读词汇编》出版;1997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出版。

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工作至关重要,半个多世纪以来,审音方法的变迁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语言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1956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中的专家们决定普通话异读词的取舍,带有较强的主观性;1982年,对异读词进行重新修定时强调“以符合普通话语音发展规律为原则,以便利广大群众学习普通话为着眼点,采取约定俗成、承认现实的态度”。这是对语言内在规律的尊重,是对“语言是人民大众的语言”的最好诠释。

建国六十三年来,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紧跟时代步伐,适时调整语言文字的发展方向,为新中国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下,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和谐共处,汉语普通话与汉语方言有序并存,汉语与汉字和谐发展,我国的语文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谐局面。尊重群众语言,依据语言事实和规律制定政策法规,利用政策法规的强制性引导语言文字的发展方向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在当今复杂的世界语言格局下,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任重道远,不但要关注汉语、汉字在国内的发展,还要放眼世界,及时制定各项政策法规、推动汉语的国际化步伐。

注释:

[1]许嘉璐.关于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的若干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

1998,(4).

[2]赵慧峰.简析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J].民国档案,2001,(4).

[3]刘家忠.汉字注音形式的三次飞跃及外来语言影响[J].青海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4]高燕.汉语拼音方案修改意见综述[J].语言文字应用,2003,(2).

[5]来源于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省略.

[6]《汉字简化方案》扫盲一亿人.引自凤凰卫视网:http://www.

phtv.省略.

[7]来源于安徽语言文字网:http://www.省略.

(关明铭辽宁锦州 渤海大学文学院;朱红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121013)

上一篇:浅析介词“对”在甘肃省新颁布法律条文中的使... 下一篇:公益广告语言的幽默语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