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系事的“文包诗”

时间:2022-09-01 06:04:34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中一种较为特殊的课文样式。前一阵子,有人曾对这类课文颇有微词,说这是苏教版编者自以为是的“创造”,而且认为,以文来包诗必然会冲淡了诗的味道。许多老师也因为从未接触过这种体裁的课文,教学中不知道诗是重点,亦或文是重点?面对种种误解与困惑,很有必要对这种类型课文的由来以及如何教学的若干问题,做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先来说说这种体裁的由来。首先应该肯定,这种体裁样式绝不是苏教版的首创。从我个人手头现有的资料看,这种体裁的雏形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从《史记》的这段记载我们不难发现,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文包诗”的萌芽,只不过那时候并没有为之专门命名,更没有把这种形式作为一种体裁定下来。真正把诗与事联系在一起,并以专门名称固定下来的事发生在唐朝。不过那个时候也不叫“文包诗”(文包诗,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大家自创的通俗叫法,这种叫法让人更容易理解它的基本特征),而称之为“本事诗”。

在唐代,首创“本事诗”的人叫孟棨。他所写的《本事诗》本着以诗系事,事皆有本的原则,把一首诗和与之相关的故事写成的“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应该说,现在大家俗称的“文包诗”,是那时候起才真正成了“有名有实”的文学体裁。孟棨之后,纪事诗话接踵而起,然而真正继承了孟棨“以诗系事”的,当推清人徐轨及他所著的《续本事诗》以及清人叶申芗所编撰的《本事词》。由此可见,一种文学体裁的创立到大家认可,是一个漫长的进程,绝不会一蹴而就。

所谓“本事诗”,顾名思义,就是植根于事件的诗或者词。按照孟棨自己的说法,之所以编撰“本事诗“是为了把诗歌中“触事兴咏”,“不有发挥,孰明厥义”的作品,采用诗与事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去诠释、彰显它的意思。他在《本事诗》的序言中写道:“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怨思悲愁,常有感慨。抒怀佳作,讽刺雅言,著于群书,虽盈厨溢阁,其间触事兴咏,尤所钟情。不有发挥,孰明厥义。”

我们说,浩瀚的诗海之中,有许多诗作的产生都包含着一段饶有兴趣的故事,而把这些故事与诗歌联系起来,不仅能让我们知道这样的诗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而且能让我们了解这些诗歌写成后的影响。可以说,了解故事有助于对诗作的理解,有助于感受诗作的魅力。当然,读懂了诗词,也会有助于我们知晓故事的妙趣。

说完了“文包诗”的由来,接下来说说“文包诗”的功能与特点。

苏教版各学段的教材中都有“文包诗”课文入选。如《英英学古诗》《咏华山》《李广射虎》《母亲的恩情》《少年王勃》《但愿人长久》《每逢佳节倍思亲》《黄鹤楼送别》等。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课文,你会发现,虽然“文包诗”与“本事诗”的年代相隔久远,但“文包诗”依然继承、保持了“本事诗”的重要基因——以诗系事。这就是说,“文包诗”这类课文中的诗与事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互为补充,相互帮衬,各展特色,相得益彰。

教材中的“文包诗”,除《英英学古诗》外,大多是从诗人写作背景与诗词本体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诗与文的联系的。这样做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课文通过诗与文紧密联系的方式,让读者从诗词创作前后一系列场景、事件中,看到诗人创作时所处的具体情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切地感受、领会“情动而辞发”的道理。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知音》中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也就是说,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然后才能写出有感情、有温度的文字来。我们说,诗歌,尤其是短小的抒情诗,多为有感而发之作,寥寥几十个字,往往浓缩了无限的情感,这就是诗歌的必然要求,也是诗歌的重要特点。然而,作为诗作的后来读者,尤其是小学生,如何才能领悟蕴含于诗句中的那些情感呢?最基本的途径那就是“披文以入情”。这里所说的“文”,既是指诗歌本身的“文“,也是指述说诗人经历、感受,介绍背景的“文”。尤其是后者,因为使用的语言和所说的事情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他们更容易凭借这样的语言文字进入诗文描述的情境,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更加容易地接受、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在此过程中,感受、领会情感是怎样转化为诗词中的词句而表述出来的,从根本上领悟“情动而辞发”的真谛。

第二、课文凭借着诗与文紧密联系的优势,有助于后来的读者了解作者的身世,创作的背景,从而深切感受“知人论世”是理解诗词重要途径的奥妙。大家知道,“知人论世”是由孟子率先提出来的,传统的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所谓“知人论 世”,强调的是为了要正确理解诗书,就应当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而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就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所以“文包诗”中介绍作者身世、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的做法能够起到“知人论世”加深读者对诗词理解的作用。比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通过故事的描述,我们不但能够从中了解当时诗人的处境,了解到唐代的重阳节插茱萸,家人、朋友登高聚会的习俗,而且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全诗的关键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刻含义。

第三、课文凭借着诗与文紧密联系的优势,通过对故事情节与诗词中相关词句的对照阅读,有助于破解诗词中的文字都认得,但就是不解其意的尴尬,帮助学生顺利地跨越扫除阅读障碍的关口。

在阅读古代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遇到识其字不解其意的尴尬,有的时候还会因为自以为是的“以今度古”而出现不应该有的误解。还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例。其中就有几处字也认识就是不能准确把握其意的地方。如“遥知兄弟登高处”的“处”字;“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插”字。乍看起来,这些字很是普通、常见,它们的意思几乎是尽人皆知。“处”,作地方讲;“插”按现代尚存的习俗,不是插在自家门上,就是插在臂膀之上。但通过对《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阅读,把这些字与课文中的相关词句对照,你会发现,在这里,“处”字应作“时候”讲;而“插”,按照唐代的习俗是将茱萸插在自己的头上,并不是门上或肩膀上。

当然,“文包诗”课文的功能和作用绝不止以上所说的三条。比如《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吧,就是把李白的《静夜思》和英英如何学古诗这件事联系在一起编写而成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图是想告诉给孩子们,最初的古诗学习,起码要做到知作者、会背诵,能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再比如《少年王勃》一课,除了以上所说的三条,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王勃是在认真观察、聚精会神的思考后,才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名句的。

最后说说“文包诗”这一类课文如何处置的问题。首先要强调的是“教无定法”,也就是说,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良方”。最好的“良方”,那就是能够引领、促进学生尽快发展、提高的方法和策略。但话又说回来,教学的“万应灵丹”无处觅,但最基本的策略和原则还是有的,这就叫“教学有法”。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既然课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诗系事”,因此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系”字,把“诗”与“事”紧紧联系起来。有的老师总结了这类课文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三联系”的方法是很有道理的。所谓“三联系”,首先是把诗词中的词句和故事中的词句联系起来,尽快跨越语言文字障碍关;再就是把故事中的人物此时此刻可能产生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和诗词中描写、抒发的情感联系起来,完成由诗人内心情感向语言文字的转换,实现由“象”到“言”的转换;最后,还要把自己和诗人联系起来,通过假设“我”就是课文中的人物,此情此景“我”会怎样想?怎样做?利用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诗人是如何把无形的情感,通过具体的物象及文字符号表述出来的,真正把握语文教学的目的,实现语文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至于课堂教学究竟是“以诗为重”,还是“以文为重”?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原则上应该是诗和文都要重视。但课文不同,难易有别,学生接受的能力不一,有所侧重还是应该的。教学重点因课因人而异,实事求是,力求实效,是永远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贝弗里奇曾经说过:“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

相似之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初的“本事诗”的创立,苏教版“文包诗”的选编,以及我们正在进行的对这类课文的解读与教学不都是有价值的“独创”吗?

(高林生,著名特级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

上一篇:紧扣关键词,妙“点”生花 下一篇:中药名引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