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中的词汇教学

时间:2022-09-01 05:53:14

浅谈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中的词汇教学

摘要:在现在的各类教育中,英语教学已呈现出基础性学科教育的态势,为更好的开展新的课程改革,适应各学科的要求,基础英语教学中重要的词汇教学也要符合新的职能要求,以词汇运用为导向,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基础英语;词汇教学;课程改革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这说明词汇不是孤立的,一方面与语音、语法、句型、课文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在听说读写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英语词汇是有规律、有体系的,词汇教学也应该运用整体教学法,使学生依据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横向联系去掌握词汇。

但是学习单词又是学生学基础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也是在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为满足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要求,实践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词汇教学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改变原来“一听二学三练”的模式。

所谓“一听二学三练”,就是根据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有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在教新单词时,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要求学生在一、二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讲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反之,老师读单词,学生讲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进行训练,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记忆为基础。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就是让学生记住单词的拼写,单词的中文意思。

然而在今天的教育中要求有全面的素质,基础英语教学首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并最终运用于实践中去,这种实践就是与他人的简单交流,或是对一些文章的理解翻译。那么在这个大前提下,词汇也就不需要像过去那样一定要‘spell’出每一个字母,相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词汇学习已经不是单纯以记忆为主要目标,更多的是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并在此过程中达到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的整体学习理解模式。在新的综合英语的课程改革中提到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让学生去找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因而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和职业素质,词汇教学也应转换教学模式成为“一练二听三学”。

这个模式主要是建立在‘词汇学理论教学法’和‘情景记忆教学法’的基础上。上文中提到词汇学知识是关于语音规律、构词法、组合、衔接等在内的系统知识,它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了解掌握词汇的构词规律,运用构词法记忆词汇,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构词法中的派生法,派生法是通过词根加词缀构成另一词的方法,这样构成的词为派生词。另外,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忆词汇比单个无联系的词汇记忆有效得多。西方语言学家Cook指出:“人们对事物记忆的好坏取决于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深度。对孤立的词的重复是一种最低层的处理,记忆效果差;将词与所处的语法结构结合起来,则是较深层的处理,记忆效果较好;而将词的意义与句子的意义结合起来,则是一种最高层的处理,记忆效果最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根据这些理论下面就简单的阐述一下课程改革条件下的就词汇教学模式。

一练,是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给学生一定的练习,如翻译或选词填空等题型,让学生在教师没有讲授的情况下自己首先对所要学的内容包括词汇有一个完整的结构认识,在大环境中自己首先找到问题,经过思考或提示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来掌握词汇。

二听,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讲解让学生弄清楚确切的答案,然后再听磁带或采取其它的多媒体手段(如视屏展示),让学生熟悉课本上单词的词义以及英语解释,同时纠正他们的发音。

三学,在学生接触到词汇的用法并纠正发音的前提下,由教师带领学生学结单词的用法而不是单纯教师教学生学这个词汇。这一程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只是一个总结概括的过程。这种词汇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的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练习,同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就这种模式简单的分析两种操作性强,教学效果较好的方法。

举个例子,在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 Why I teach 中有这样几个比较难的单词:profession, compel, administrative。下面就这几个单词来简单的阐述介绍一下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及运用方法。第一步,在整个句子中运用情景记忆法分析词汇的意思:Why I choose teaching as my profession is a secret。profession 很明显是名词,它在句中与teaching联系在一起,因此应该是指职业或是岗位之类的意思。而下一个例句 His parents compelled him to give up smoking. Compel 在句子中做谓语,而smoking 是一个坏习惯,因此他父母强迫或迫使他放弃。第三个单词是形容词,John did not like the administrative position in school,he preferred to be a teacher. 在这个句子中administrative 修饰名词职位,在学校里的职位除了教师就是行政或管理的职位了,因此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这句话了解这个词的意思。通过这样的语境提示或暗示,学生在做练习的同时很快就可以接受这些词的意思以及用法,并且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例句中掌握了词汇的发音。

在学习了这几个单词本身词意的基础上再通过之前提到的词汇教学理论来学习他们的用法。 如第一个单词profession, 作为一个有名词,它以-ion 为后缀,那么去掉这个后缀后的profess 是动词教或教授的意思,而再此基础上加上其它的后缀又可衍生出名词professor(教授),professorship(教授职位),以及形容词professional(职业的,专门的),通过一个单词的学习联系出与此有关的许多词,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用同样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要求学生总结出下一个单词administrative 的用法,作为一个形容词去掉后缀-tive 变成了一个动词administer(管理、实施),再加上一个名词的后缀-ion 就成了名词administration(管理部门、行政机关)和另一个名词administrator(管理员)。通过这两个词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自如的运用词汇的派生规律去学习新词汇,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又为以后的单词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说了这么多关于词汇构词法学单词的例子,下面就该到了通过单词学习了解短语结构及句型的动词了。通过上文中的例句His parents compelled him to give up smoking.我们很清楚的看到compel 这个词的习惯用法 compel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强迫某人做某事),进而更好的理解使用这个单词。

另外,在基础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也要把握住另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以课文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要与课文相结合,使词汇教学来源于课文,但是又不拘泥于课文。这就主要体现在“一练”这一过程中,尽可能的使所给的练习句子与课文有最大程度上的联系,也可以使用课文中的原句,这样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就已经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从而达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这种教学方法和原来的‘一听二学三练’在教学结构上有一些相似,所不同的是程序发生了变化,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效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如果把这种词汇教学方法延伸到整个的英语语篇教学中与课文教学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训练标准。在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二单元中有这样一个句子“Energy is the currency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and life becomes possible only when food is converted into energy, which in turn is used to seek more food to grow, reproduce and to survive.”在这个句子中有四个生词,分别是currency, ecological, convert, reproduce, 在没有学习过这些新的词语之前学生觉得这句话非常难,整个句子也很难,但是经过对本句话的理解翻译就会使原本复杂生僻的词语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货币,生命只有在食物转化为能量并且能量又被用来去寻找食物去生长,繁殖以及生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的分析看到这些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觉得在这样的情景句子中这些就应该是这样的意思,这样也就更方便于学生在第一映像中去感受这些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从而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种程序上的改变转换了以前词汇教学以记忆或是应试为主要目的思路,能够提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实践性,以练促学,以练促用,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师生之间教学的互动性,做到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更快的学会使用词汇。并可以根据词汇适当补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句子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整个教学的目标。

参考书目:

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陈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春树 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荫华 College English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中职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注意力 下一篇:电子设计竞赛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