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生命的教育

时间:2022-09-01 05:19:56

浅析青少年生命的教育

【摘 要】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的,而且也只有唯一的一次。然而,据2007年初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数据,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同时根据专家对中国自杀者进行心理解剖分析发现――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 自杀成青少年头号死因 。而在中国,青少年人群是自杀的主要群体。

【关键词】青少年 生命 教育

在媒体大量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漠视生命的残酷事实面前,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呼吁实施生命教育,以期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著名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北京高校心理素质研究会副秘书长聂振伟副教授说,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压力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因此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预防青少年自杀决不是青少年的个人行为,除了要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外,学校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做到“共同参与”至关重要。

二、成立专门机构提供电话咨询,或进行专业干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但根据目前现状,该中心还缺乏足够的人员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建立健全一个预防自杀服务机构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三、我们在强调学生学习的同时,应该把情感和态度作为青少年发展最重要的目的列在前位。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青少年身上失落的东西──自主还给他们,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他们,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让学生感受生命与成长、体验生命与价值、品味生命与关怀。

四、借助教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引以为豪的教育家,科学家。他们刻苦、研究,严谨治学,勇于克服艰难险阻的事例能深深地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自然贴切地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很大作用。

五、在生命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无须回避生命本身的沉重,更无须作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首先要和学生一起直面生命让我们遭遇的一切苦难,唤起真实人生体验的共鸣,感悟人类生命历程的悲怆实质,反思人类生命的文化精神和文明进程。

六、让学生在求知中探索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比赛中增长自信心、好胜心、自尊心,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不断鼓励他们的信心,增强勇气,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

教育要尽最大可能去帮助每一个个体具有主动承担生命的理性自觉,并进而发掘其生命潜能,让每一个个体在尊重生存的历史社会基础的前提下,充分显现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成就人生。教育要立足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个体,以培养生命个体生的勇气与使命感为追求,以帮助生命个体具有成就生命意义的实践能力为内涵。

因为每一个教育者自身首先是一个生命个体,与受教育的学生无异。所不同的是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具有主动的理性自觉精神的先行者,可以在一个相对高远的立足点上引领学生。由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一方面要立足于真实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要打开广阔的视域,呈现丰富灵动的视角。故而进行生命教育时,我们可以将科学的、伦理的、文学的、美术的、音乐的等等多种角度交融,引领学生调动丰富敏锐的生命感受力,对生命意义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直面生命、担当生命。

面对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态,我们无法选择拒绝出生,更无法选择以哪一种生命形态出生,”教育培养不出“完人”,却可以塑造“真人”:敬畏生命,担当生命,热爱生命。这样的“真人”清楚地明白:我们没有权利要求一切生来完美明净,生命的美好从来都在苦难中锻造光辉。生命教育中只有首先直面生命之真,我们才可能坦然地穿越生命的泥沼与苦难,怀着奔向阳光的坚定信念,朝向生命的澄澈,艰难然而却笃实地缓缓进发。

生命赋予我们的是存在,是伟大,是崇高。让我们存在在这多元的世界中,我们就拥有了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从而体现生命的价值。

上一篇:综合思维:历史与社会材料分析题解题能力培育的... 下一篇: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