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1 05:15:32

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具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它的种类多种多样、效果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具,教师甄选、组合、设计教具的过程就是自制教具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制教具,只要保证教具能够有效进行教育信息传递就可以.生物是一门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学科,只有借助各种教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自制教具对于生物课程的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制教具的特点、作用,并结合生物教学实例对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生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自制教具的特点

第一,自制教具经济实用.自制教具主要是教师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设计的,这样既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污染,又能够减少购买教具的支出.第二,自制教具灵活多变.自制教具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的,只要有需求教师可以让教具以多种形式出现.第三,自制教具使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将教学内容以实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第四,自制教具针对性较强.自制教具使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因此,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成为常态,实验器材的自制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常态.自制教具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也有效地克服了老师满堂讲的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老师发现实验室的缺乏或者不足时,就采用黑板上讲实验,继续搞题海战术的灌输式教学,当然也有部分老师用播放课件的办法来代替实验,这些代替不了学生的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观看课件是不能达到培养实践能力的真正目的.学生通过自制器材,再利用自制的器材进行发现探究,不但扩充了生物教学活动的内容,还能有效地提高解决实践问题的思维能力.生物器材的自制,不是偶尔进行一次,而应该常态化.

第一,自制教具能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日常用品当作教具进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自发探究生物知识.例如:在讲授无氧呼吸时,教师可以用废瓶子、气球来制作酵母菌无氧呼吸装置,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进行现象的观察.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就能让学生加深对无氧呼吸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第二,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生物有很多抽象的内容,比如细胞结构的教学,学生无法看到细胞,如果不通过教具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就无法想象是细胞怎样的结构.教师可以借助自制教具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所以,自制教具能够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第三,自制教具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去,既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又能够让学生在制造教具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自制教具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思索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高中生物自制教具实例探究

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不仅经济实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参与积极性,这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有着很大的帮助.以下将以几个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

1.染色体变异

在进行染色体变异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利用磁板与贴纸自制教具,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深刻的区分染色体组、生殖细胞的不同.在自制教具过程中,我们以磁板表示果蝇体细胞或者生殖细胞,以贴好红蓝贴纸的磁条作为染色体,以生动的描绘出染色体与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关系.染色体存在与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当中,并随着细胞移动而移动.在课程讲述过程中,首先要求按果蝇体细胞用磁板进行排列,分析果蝇染色体组情况,用贴纸进行表述,结合贴纸情况分析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情况,并尝试拼出受精卵情况.在分裂、组合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明白单体、三体和三倍体的情况,并对染色体变异有了形象的理解.

2.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学生往往很难想象是如何翻译的,mRNA上的密码子又是如何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进行配对的.其实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就是mRNA上的密码子序列转化成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过程,但过程中用到的工具较多,通过教具可以将知识简单化.在教具制作中,我们以拆解后的魔方角块代表mRNA信息,用磁条两极特性代表碱基的互吸性,互补时相吸、不互补时相持.配对后tRNA携带遗传信息,通过氨基酸和核糖体翻译成蛋白质.在实践中学生能意识到这是两个过程,先是tRNA从mRNA上获得相对应的序列,然后经过脱水缩合在蛋白质中反译出mRNA上的内容,深刻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意义.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对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两个过程,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而且只是口头上的描述,学生往往无法想象出变化过程.通过磁条自作教具能简单明快的反应这一问题,仍然用红蓝各两个表示4条染色体,每两个一对,不同染色表示来自父母方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展示的不同时期的图像进行相应的变化,分别描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两个不同的过程,学生可对分裂模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此外此道具还能用来学习染色体的其他课程.

4.细胞呼吸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时,我们主要用发面过程进行演示,不少同学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认识程度不够,为帮助学生进行区分,特进行兼性厌氧菌―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实验.将加入少量酵母菌的面团放入水瓶内,在瓶口放置气球,观察气球情况.记录气球在每天的膨胀程度,通过对比我们很容易得出酵母菌在细胞有氧呼吸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不仅使面发起来,更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膨胀.通过小组模式,评选最优小组,保证实验高质高效完成.

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抽象的课程,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教师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课程知识.同时,自制教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探索并不断学习.可见,自制教具对于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均有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秘方”真能“除霾清肺”? 下一篇:一个“废柴机器人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