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掉进绘本阅读的10个“大坑”

时间:2022-08-21 06:54:19

千万别掉进绘本阅读的10个“大坑”

对于绘本阅读,许多家长既渴求,又充满焦虑和急躁。

在这里列举出10个父母容易掉进去的阅读“大坑”,做家长的,一定绕着走,小心别掉下去;万一掉下去,也尽早爬上来,否则就苦了您家的孩子。 坑1.阅读就是教育

尽管阅读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但就婴幼儿的早期亲子阅读来说,阅读是游戏,绘本是玩具。作为婴幼儿阅读的主要对象―绘本,游戏性、模仿性是这类绘本的主要特点。爸爸妈妈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如果不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心态来阅读,而是刻板机械地用绘本教育孩子,孩子会非常排斥,这样的阅读基本是失败的。 坑2.阅读就是学习和认字

对于亲子阅读的孩子来说,阅读更是一次心灵的哺乳。孩子更在意和父母身体相依偎的感觉,借由阅读来表达的亲情和安全感。一旦父母认为阅读是学习和认字,抱着目的去给孩子阅读,孩子就会承受阅读的压力,逃避和反抗,觉得阅读很可怕,再也不愿意靠近阅读。 坑3.阅读常是妈妈选自己喜欢的书给孩子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妈妈,她们沉浸在阅读绘本的激情里,埋怨给孩子读时,孩子根本没反应,自己浪费了感情。这些妈妈没有弄清楚一件事,你是陪孩子玩,还是要孩子陪你玩?我们为孩子读书,要读他们能理解的书,让他们感觉新奇和愉悦,并从中获得内在成长。所以,为每个年龄的婴幼儿选书是非常科学的,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妈妈不是选自己喜欢的,而应选适合自己孩子的。 坑4.读过的书都能背诵,才是好阅读

是不是好的阅读,不要用背诵来衡量。每个孩子的阅读特点不一样,有的在观察和感受画面细节、色彩、人物上,有的在词语和句子的记忆上。这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个性的差异。善于背诵的孩子不一定是最好的,他们的阅读重点如果仅仅停留在词句的机械背诵上,往往丢失了审美的感受。 坑5.阅读要不断求新,抱着一本老读没出息

父母总愿意让孩子学得越多越好,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重复阅读100次,都是没问题的,有好处的。重复阅读意味着复习和掌握,幼小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成就感,因为他知道故事的每一个阶段的进展和细节,他们沉浸其中,玩味阅读,这是非常好的。 坑6.阅读时间越长越好

阅读时间长会造成疲劳和厌倦。年龄越小,阅读时间越短,因为儿童的耐受性依照年龄不断增长。依照不同孩子的性格,可以适当灵活掌握,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一味长时间阅读。读太久,孩子的耐受性有限,坚持不住就烦了,不是乱翻,就是打岔,根本不容家长继续读了。 坑7.字多的书对孩子来说最值

《辞海》字最多,但它只是工具书,不具有游戏性和愉悦感。无论是绘本,还是小学阶段的桥梁书、青少年喜欢的图像小说,现在越来越多地走进孩子的视野,受到他们的喜爱。这些书具有更丰富的审美价值和图像语言,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益的经验积累和宝贵的阅读体验,这才是最值得的。 坑8.只给孩子读外国的绘本

很多家长都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外国的绘本才是优秀的,我们只给孩子读外国的绘本。”很理解这些家长的心情,但偏食总是不健康的。阅读传递母语文化的血脉;所有的书籍都传播所在地国家的文化,只读外国作品的孩子在书里找不到文化的认同和进入感。更何况,中国绘本近几年发展迅猛,越来越棒,不妨多和孩子一起去了解。 坑9.让孩子自己读,别老缠着家长

“买本书给孩子不就行了吗?老缠着父母,多累啊!”妈妈们的这些话,确实反映出了工薪家庭的辛苦。但是,亲子阅读重要的是给家长一个陪伴孩子的机会。一生中,我们给孩子读书的时间也就10年,这10年让孩子建立了一辈子都受用不尽的亲情和安全感,建立了阅读习惯和求知途径,难道父母愿意放弃吗? 坑10.都认字了还读绘本干吗

这句话多出自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长之口。绘本其实是一种艺术表达手段,它涉及广泛,有针对婴幼儿的早期启蒙绘本,也有针对成人的艺术绘本。小学生和初中生阅读绘本,一点不为过。绘本里有多种艺术表达手段,是孩子艺术熏陶的一种途径,学会看懂图画语言不仅可以丰富写作和人生,也为创造性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暴躁小姐和好好先生 下一篇:如何在餐厅点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