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中享受快乐

时间:2022-09-01 05:06:45

从阅读中享受快乐

七言古诗《四时读书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概括了文人的读书乐趣:春季,“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之乐,乐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情趣……

冯亦代(1913~2005),原名冯贻德,1936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现华东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系。著有散文集《书人书事》《漫步纽约》等,译作有英国毛姆《毛姆短篇小说集》,美国海明威《第五纵队》等。

冯亦代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编辑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随笔作家。特别是他撰写的大量介绍西方图书的文章,犹如穿越太平洋的一股清爽宜人的风,滋润着中国读书人的心田。从此,人们永远记下了这位传播知识、传播友谊的忠厚长者。

冯亦代:乐在其中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为了鼓励子弟读书,不惜以他们未竟的梦呓,作为至理名言,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读书,既不为“黄金屋”,也不为“颜如玉”,而是“乐在书中”。即使是本地理书,也可从中读出乐趣来。一本《徐霞客游记》,可使人周游名山大川,幽岩僻地,而且这不是困顿的行旅,而是行旅中见到的山山水水。司马迁的《游侠列传》曾经煽起我多少儿时的白日梦,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引出了我为之一掬的同情泪,而柳宗元的《钴姆潭西小丘记》又使人卧游三湘胜地。“黄金屋”与“颜如玉”又岂能比拟!但这些好处,大概只有爱书人才能得到,如果是心浮气躁的人,则是永远“不闻其香”的;而生性恬淡的人,则如鱼得水,鸟翔天空,可自得其乐。

老妻在世之日,我们每日清早对坐读书,遇到好文章好语句,又相互击节,其乐陶陶,非狗苟蝇营的尘世中人所可比拟。老妻谢世后,我还是紧守旧例,每晨黎明即起,随手拿起一册,不论古今中外,利用时光。虽然有时会感到孑然一身,备觉凄凉,但一旦读书读出了味道,就变得眼前一片繁锦,字字生花,使茫茫孤寂,为各种生意所弥漫,孤凄也不得不退避三舍了。

我读书有个又好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在漫不经心时走入了角色。人物欢喜,我便欢喜;人物悲哀,我也悲哀。有时纵声大笑,有时恸哭不禁。幼时,婶母常常爱呵我为痴。至今这个“痴”字也没有离开我,虽然我已到了耄耋之年,我不以爱读书而痴为耻,觉得这个“痴”字,使我成了读书人,正是我的高尚处。读书人经常生活在云里雾里,如不食人间烟火,但其乐陶陶,终身受用。你若有兴,不妨一试,始能知我非妄也。

冯契(1915~1995),浙江诸暨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哲学学会会长。著有《怎样认识世界》《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等。

冯 契:从书中汲取智慧

明代王心斋写过一首《乐学歌》,说“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他把学和乐视为一物,这是很好的见解。当然,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确是人生乐事,而且正因如此,许多知识分子嗜书成癖,好学成性。读书的乐趣有多方面:或增进知识,或提高思想,或陶冶性情,乃至猎取片言只语作谈资,偶获令人莞尔的笑语,都会使读者感到心有所得,乐以忘忧。

我的兴趣比较广泛,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想涉猎一下。涉猎,当然只是浅尝。我是赞同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的。现在全世界的书籍不知有多少卷,其中我感兴趣的,也不知有多少种。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只能满足于浅尝辄止了。“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虽难以达到陶公“俯仰宇宙”的境界,却也能忽然会心,有所启发,令人大开眼界,而欣然忘餐。

不过,我也主张精读一些书。专业不同,口味不同,认为应当咀嚼消化者也就不同。我的专业是哲学,注意的自然是想从某些书中吸取哲人的智慧。智慧与知识有区别。论知识,今天中学生学到的数理化生史地等,比起孔子、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来,要丰富许多倍。但论智慧,就不能这么说。智慧是对宇宙人生的某种洞见,它和人性自由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孔子、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其他先哲的著作,正因为其中包含有取之不尽的智慧,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值得后代人经常地回顾。而且不只是这些哲学名著,在我看来,像《红楼梦》、石涛《画语录》等,也是富于智慧的。那么,怎样来从这些名著中汲取智慧呢?我的办法是按性之所近和时(时代)之所需来选择若干种,实行精读、反复读,并且开动脑筋,细细琢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而且思,才可免于迷惘和危殆;而从积极方面说,熟读深思,把学问思辨结合起来,正是从书中汲取智慧的途径。

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就要让自己的精神始终保持自由活动状态,不受任何束缚。书是传播思想的,它能启发人去自己思考,但也能成为束缚人的框框。所以,善读哲学书者,既要把握其体系,又要克服其体系;既要能入,又要能出。只有自尊其心,运用自己的理性独立思考,才能从熟读精思中取得智慧。这里用得着庄子的话:“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为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书是由名言组成的,经过熟读精思,咀嚼消化,透过名言而得其精义,窥其洞见;而此洞见仿佛是我的理性固有的,“得其精义”亦即精神之自得。这便达到了“得意忘言”的境界。汉语“得意”一次,既指得书中之意、言外之意,又指我自得其意、自得其乐。这样的“得意”,大概就是王心斋所说的“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了。

“读书人经常生活在云里雾里,如不食人间烟火,但其乐陶陶,终身受用。”冯亦代先生对于读书之乐表现出一份痴情。冯契先生则告诉我们,读书之乐不仅是一种情趣之乐,更是一种收获之乐,要“熟读深思,把学问思辨结合起来”,从阅读中享受收获智慧的快乐。读后,不禁令人油然而生阅读的愿望,并且要立刻把这种愿望变成读书的行动,用心去阅读,享受读书之乐。

上一篇:文化拯救不了道德 下一篇:第三辑:动物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