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对策与方法

时间:2022-09-01 04:38:13

浅谈现代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对策与方法

摘要:本人一直从事园林绿化工程工作,对园林绿化工程工作有着较深的认识。本文结合了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实践, 论述了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I have been engaged in landscape project work, the landscape project work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landscap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e problems of how to strengthen landscap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leva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 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 园林绿化行业逐渐成为热门行业, 绿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 广场绿地、景观大道、小游园、花园小区......层出不穷, 而且其规模日趋大型化。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 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1、 存在问题

1.1 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控一些绿化工程

如住宅小区内的绿化陷入尴尬境地, 房地产开发商一方面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 的绿地率的要求, 一方面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 更为了提高其房价, 只得绿化, 同时又从节约资金, 降低成本角度考虑, 就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 铺点草皮, 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 景观效果差, 品位低下。

1.2 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 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

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 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 铺铺草而已, 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又加上其可观的利润, 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 只知道机械的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 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 一个有创意的设计, 更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队伍。

1.3 缺乏专业的园林绿化监理公司

绿化施工监理很多都是由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兼任, 加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带“必须”的强制性条款很少。往往出现: 不管土壤好不好, 能栽就行; 不管树坑大不大, 栽下就行; 不管基肥施不施, 不死就行。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放样、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 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 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 从而难以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

2、 改进措施

绿化工程品位的高低、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景观效果、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因此加强绿化施工管理, 规范绿化市场势在必行。

2.1 建立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模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劳动竞赛及进度等投控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 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2.1.1 建设单位要从自身抓起, 做好工程建设的管理模范

建设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管”, 其管理层的结构、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的素质、思路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好坏。因此, 建设单位在绿化项目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 1) 摆正管理者的位置,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理顺管理者的思路, 统一管理者的思想, 树立管理者的威信。

( 2) 明确规范工程, 建立管理制度, 使管理有据可依。

( 3) 分清职责, 逐级考核, 为各级管理者创造发挥的空间。

( 4) 加强培训和学习, 掌握应有的绿化工程的基本知识。使绿化工程能够在建设单位的精心指导下顺利进行, 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

2.1.2 设计者要充分发挥潜力, 强化现场服务和操作流程一份好的设计图纸是一个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 设计是否有新意、绿化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 设计方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潜力。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制图, 一个成功的项目设计应具备一定的主题和构思, 并通过合理的手法加以体现。

( 2) 责任到位, 强化现场服务。积极配合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使设计不要仅仅局限于图纸, 真正做到“化蓝图为现实”。

( 3) 严格图纸会审制度, 牢牢把握事前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 4) 设计变更有依有据。为保证工程的景观效果, 强调设计变更依据, 确立相应的操作流程, 避免随意变动图纸。

( 5) 共同参与质量检查, 及时作好沟通。通过对现场的了解, 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便日后得以改进。

2.1.3 监理要提高工作积极性, 加强现场监管工作

监理单位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监理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投控等诸多方面, 因此, 监理的管理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 1) 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 2) 加强现场旁站监管, 严格把关施工工序及质量

2.1.4 施工单位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认真按规范施工

施工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者, 一定要努力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及施工水平, 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 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与施工水平, 制定施工管理的有关制度。

( 2) 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从源头控制问题的发生。

2.2 围绕创新, 提升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

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使绿化项目的管理模式更具可操作性, 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2.2.1 设计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前提

任何优质的项目, 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功夫, 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前期工作之一, 设计方案的确立需通过设计方、建设方以及专家和领导的修改和论证, 而一旦方案主题确立后, 施工图的设计更应根据现场情况, 因地制宜地落实设计意图, 设计是否能夺人眼目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2.2.2 管理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基础

建设单位负责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移交直至审计的全过程, 其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应从管理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实践证明拘泥于一种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时代在变, 对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在变。思路创新则来源于多年的管理总结, 来源于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的学习和提炼。其次, 管理的方式也应进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规范、从松散到科学。只有将管理的方式更具适应性, 才能将管理者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此外, 由于社会新科技产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因此在管理的手段中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如网络信息化的运用, 由于其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上可随时随地查阅和处理文件、信息和指令, 使管理者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 向无纸化管理迈进。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参建方相互制约和监督, 避免了主观意愿的影响, 创造了全新的工作方法。

2.2.3 技术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保障

绿化项目的实施不是简单的“种地种菜”, 应多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来改善施工过程中的工艺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如在大树移植方面,可根据不同的现场特点、土质情况、苗源地情况、苗木特性等诸多因素, 制订不同的实施细则, 使之更加科学、规范, 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尽早达到要求的景观效果。对于一些特殊种类的植物品种如竹类等, 在施工过程中, 应从选苗开始把关, 包括运输、修剪、绑扎、土壤改良、种植方式、密度控制、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层层控制。同时, 还应通过组织培训、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增加各方的理性和感性认识, 推广好的经验, 吸取差的教训, 提高大家对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认识。

3、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它的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并将随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日益完善。我们相信通过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四方的共同努力, 未来的园林绿化事业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浅谈城市建设路面雨水口设计 下一篇:钻孔灌注桩悬臂+被动区加固在深厚软土深基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