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节能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9-01 02:50:10

空调节能的几点建议

【摘要】:能源是这个世界上永恒的话题,空调又在耗能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本文通过介绍中央空调运行的原理,阐述了从主机到冷却塔各个环节的节能措施以及降低过去常被忽视的辅助设备耗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的几点

【关键字】:空气调节技术节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空调节能应贯穿筹划、设计、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等各个阶段。

工艺性空调要设定合理的室内湿度。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取决于房间的使用功能要求,除一些工业性生产厂房、实验室等因生产工艺上的需要,要求室内保持一定的相对湿度外,一般的办公楼、商场、酒店客房、影剧院等大多数公共场所建筑,都是以舒适空调为目的,如在一些空调中在为达到恒温恒湿的目标,消耗大量的电加热及电加湿功率,浪费能耗。所以大力提倡在非生产工艺要求时,建议采用舒适性空调,避免能源无谓地浪费。

设定合理的新风。如果空调系统没有新风,会恶化室内卫生条件,如果新风过大,又会加大负荷,造成能源的浪费,新风一般情况下按总比例中的10%~20%或按每人30m3/h取用。在空调系统中还可以考虑在特定的季节可停用空调预冷、预热;开足新风,以利用室外比较低温度的空气进行通风换气,以达到节能效果,条件允许可采用新风全热交换机组,全热交换新风系统是基于双向流新风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送排风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和双向流相同,不同的是送风和排风由一台主机完成,而且主机内部加了一个热交换模块,可快速吸热和放热,保证了与空气之间充分的热交换。排出室外的空气和送进室内的新风在这个全热交换装置里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回收冷量、热量的目的,节约了空调能源,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其能量交换回收率达到70%以上,送、排风在交叉通过时进行充分的能量交换,实现高效节能。

采用变频控制。大部分建筑物一年中只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中央空调处于最大负荷。中央空调冷负荷始终处于动态运行变化之中,如每天早、晚、气候情况、活动因素的变化,实时影响中央空调冷负荷。大多数中央空调,因系统设计多数以最大冷负荷为最大功率驱动,这样,造成实际冷负荷与最大功率输出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采用变频控制的方式,可解决此矛盾,变频技术在工业中得到了较成功的使用,但目前在中央空调的水系统和风系统中很少采用。根据空调负荷改变水流量或风量会有效地节能,现在人们也在开发适用于风机、水泵和冷水机组的变频设备,在其成本和性能达到一定要求后,可望在市场上得到大力推广使用,以节约能源。

自动智能控制系统。随着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空调自控系统在空调系统中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起着关健作用,空调自控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控制通讯技术实现对制冷站内部的相关设备(主机、水泵、冷却塔、阀门)进行自动化的实时监控,根据系统负荷的大小,准确控制调节空调主机、水泵、冷却塔、阀门的运行数量和每台主机的运行工况,使制冷站内的设备达到最高效率的运行状态,最大化的降低运行能耗,从而实现节能并降低运行费用。

做好空调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洗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冷凝器及做水质处理。水侧污垢、腐蚀物及青苔对制冷系统影响极大,也是空调能耗的重要原因,大气中的尘埃、水分、细菌、氧气及某些有害酸性气体不断地由冷却塔进入冷却水系统中,冷冻系统虽然较为密闭,但水中溶解的氧对冷冻管材也会产生腐蚀作用。日积月累,空调设备将产生污垢、锈蚀、锈渣和微生物的繁殖所产生的生物污泥。使管道堵塞、制冷量下降、浪费电能。根据理论计算,冷凝器的污垢每增加0.1mm,热交换效率就降低30%,耗电量增加5-8%。

空调主机的选择。筹划、设计阶段,暖通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特点及使用情况选择不同类型、能效比高的空调主机设备。对于大面积的会所、图书馆、综合办公楼、建议选择高效的水冷螺杆式空调主机或离心式主机;对于医院及酒店需要热水的场所,应该选择带热回收的主机,在满足制冷的同时可免费获得热水;对于一些政府或大型办公楼,考虑到晚上会有部分员工加班,空调系统应设一台小主机在夜间运行,防止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降低能耗。

设定合理的室内温度。目前,大部分空调建筑的设定温度为22℃~28℃,而一些公用建筑中空调温度控制得更低,甚至低于20℃,不但浪费能源,而且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过大会感到不适,这就导致“空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提高空调房间的设定温度显得尤为重要。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国严格规定公共场所夏天的室内供冷温度设定值不得底于26℃,冬季供暖应该维持在18-20℃。在供暖情况下,室内温度设定值每降低1℃,可节能约5~10%;在供冷情况下,室内温度设定值每升高1℃,可节能10~20%。但这种设定节能目的,降低和提高室内温度设定值的做法,应当以不影响舒适性为度。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空调的需求会进一步的扩大,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利用科技手段与各个方面相结合,做出最佳的节能方案,达到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资料

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空气调节技术

制冷与空调原理

上一篇:关于水利工程管理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试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