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及出路

时间:2022-09-01 01:34:14

谈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及出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教育对于孩子成长以及日后就业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求学压力较大的孩子会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职业技能。而随着技术人才的增多,用人单位开始有选择的吸收专业人才:“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才无德弃之不用。”可见企业对于人才职业德行的重视远高于对其技能的要求,德育教育成为中职学院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和出路在哪?这是本文重点研讨的。

关键词:中职学院;德育教育;问题;出路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必然位于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成为中职学校的工作重点。但是很多中职院校将技能教育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众多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调查研究发现,在被企业拒绝的中职学生中有半数以上是因为职业道德素质的问题,这正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出路更值得我们潜心探究,上下求索。

1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德育教育之于中职学校的重要性源于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而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根源于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及其招收学员的特殊性。顾名思义,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该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将会获得中专学历。中职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相当于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这样一种性质的院校导致其在众多教育机构中处于一种尴尬地位,加之对未成年的孩子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多重教育,难度系数相对较大。

1.1 从学校自身角度来讲

1.1.1 对德育教育重视度不够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四重四轻”的情况,即:重知识教育,轻行为养成;重技能培养,轻教学生做人;重活动性德育,轻渗透性德育;重结果处理,轻过程监管。无论是从招生率还是从就业率角度讲,中职学校都将重点的师资力量投入到了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方面,德育教育往往只是一门虚设课程甚至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已,大多中职院校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德育课程,德育知识也并不归入考核范围。这就使得上至学校管理者、老师下至学生都没有对德育教育形成足够的重视。

1.1.2 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职院校完整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更离不开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思维内涵的培养。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下,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必然措施,同时也是对中职教育体系进行优化,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在此均有缺失。

1.1.3 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成绩决定论”的影响下,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社会大众都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普高教育。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招生质量都得不到有效改善,加之招生范围较广,学生的素质、知识准备、能力水平参差不起,在校园里无法形成统一和谐的德育风气。教师将德育教育责任多推卸给政教处和管理班主任,政教处和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日常规范之余无暇顾及德育教育,所谓的德育教育也是在处罚与批评中进行,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加强烈,对德育教育更是避之不及,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德育教育完全无法顺利开展。

1.2 从学生角度来讲

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是初中毕业生,学员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于德育教育包含的民族精神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实事政策教育等无法充分理解和接受。年龄和生理的懵懂使其心理尚且不够成熟,没有系统化的成熟的道德观念,没有理智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往往会受到社会上诸多不良风气影响;而那些年龄稍大有着与初中同等学历的学员,因其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大多参加过社会实践,在社会的染缸里沾染了诸多不良习气,叛逆心理使然导致这些习气无法轻易去除,这就为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很大难度。

2 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出路

德育教育的问题出现在学校和学生双方面。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是无法加以干预和控制的,而学生的思想、习惯却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来改变,所以德育教育改革重点在学校。通过问题的探究,德育教育的出路无非两点:一重视起来、二行动起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上文已经反复提及和强调,下面重点研究“行动起来”。

2.1 氛围创造与习惯养成

必须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从入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观念,使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友善、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通过学校展示栏、宣传栏、广播、标语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观赏德育教育影片等使德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言行产生影响,并在学生毕业走向就业岗位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培训,使学生以积极优秀的良好面貌步入社会,避免畏惧、自卑等心理的产生。

2.2 交流沟通必不可少

德育教育最主要的前提是要让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才是切实有效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工作人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可以通过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情感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走出困境潜心学习,并尽可能通过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2.3 杜绝形式主义、做到责任落实

由于没有独立的德育课程,德育教育的责任往往被推卸给政教处和班主任,使得德育教育得不到有效开展。因此设立专门的德育课程很有必要,可以考虑将德育考核并入考核成绩。培训专门的德育教育老师,学生德育课程的考核应该与教师的教育考核以及班主任的管理考核连在一起。三方承担责任,多方重视,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和虚假教育。

3 总结

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是中职院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自我成长走向成功的必须,更是工厂企业乃至国家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研究是必要的,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改革也是必然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

参考文献

[1]张延琪.中职学校“人本德育”实施方案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丁汀.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文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孙爱军.论当前中职生德育现状及教育对策[D].烟台:鲁东大学,2013.

上一篇:活性炭强化絮凝技术对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 下一篇:通脉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