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住宅建筑为例谈日照与居住区规划的联系

时间:2022-09-01 01:29:48

以住宅建筑为例谈日照与居住区规划的联系

摘要:本文主要以居住区中的住宅建筑为例,重点研究了日照条件和住宅建筑的布局、朝向、形式及间距等的联系与影响,日照采光遮挡问题。同时对日照对居住生活重要作用和我国居住区规划的日照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日照;住宅建筑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relation and influence focuses on the sunshine condition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layout, orientation, and spacing of the sunshine lighting, occlusion problem. The sunligh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ving and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of sunshine standard is described in detail.

Key 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Rizhao; residential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居住区规划的定义

城市承担着很多的职能,其中居住是最重要的一种,其内涵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居住、游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为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其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类用地。居住区规划的好坏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综合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日照对居住生活的重要性

充足的日照对于居住有着重要作用。在生理方面,阳光对于人的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如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预防佝偻病。阳光中的紫外线有着杀菌作用,充足的日照可以使室内获得良好的卫生条件。在心理方面,阳光可以让人们心情愉悦,消除抑郁、烦躁的情绪,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此外,良好的日照条件可以为人们提供照明和热量。自然光相比人造光源有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让人感觉更加舒适。太阳产生的热量使房间保持一定的温度,适合人们居住。同时太阳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无成本,无污染,是今后人类能源的重要来源。如今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普及,相信以后太阳能在供电方面的技术也能愈加成熟。

三、住宅建筑规划与日照影响综合分析

1.住宅布局。在住宅居住区设计时,按小区地块的形态进行建筑物的布局将会有多种形态。在符合住宅日照标准的前提下,不同的建筑物之间的布局结构将产生不同的阴影形式,建筑的日照也因此互相影响着。

(1)行列式。住宅行列式排布体型整齐,有利于容积率的提高,是最常用的一种布局方式。传统上,我国居民比较重视最佳朝向的问题,希望面南而居。而这种行列式布局能使最多的建筑布置成正南正北向,这种朝向居住者所希望的。但是在住宅间距确定上要充分注意保证住户的日照权益。

(2)错列式。获取日照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太阳高度角,但如果将前后两排行列式住宅在面宽或进深方向上错列,利用侧光获得更多的日照,将会缩短建筑间的日照间距。即使在日照间距不变得情况下,也能使住户获得更多的日照时间。无论是在提高小区容积率方面,还是考虑到对城市土地的节约以及居民获得的日照辐射,这种错列式的布局都是有利的。错列式可分为南北向错列式、东西向错列式和斜向错列式三种形式。

(3)周边式布局。围合式住宅四面都是住宅,可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容积率。此外周边式可产生围合空间,形成一封闭的院落,私密性程度高,给人以安全感。但是周边式布局的围合建筑会对内部的住宅形成阴影,影响内部住宅的日照情况。而且还会出现较多的东西向住宅,不如南北朝向。

(4)混合式布局。混合式布局是指运用多种布局形式,形成丰富的规划结构。可以运用建筑的多样性组合形成,围合成不同的公共和组团空间。另一方面可以运用自由的布局形式,来提升小区的容积率。但是混合式布局由于建筑多种的组合方式,会使产生的阴影比较复杂多变,很难用一般的规律来确定建筑间的日照间距距离。

2.建筑朝向问题。建筑朝向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用地情况等,要满足冬季争取较多日照,夏季避免过多日照。合理整理住宅的朝向是居住区规划节地的常用方法之一,同时也能保证住宅得到充分的日照。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中,住宅的朝向一部分要依托于道路的走向。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冬季各朝向居室内接受紫外线,以南向、东南和西南朝向较多。因此,南偏东 45°到南偏西 45°朝向的范围,为较佳的建筑朝向。

3.住宅间距问题。

为了保证生活居住建筑具有良好的日照卫生环境,被遮挡建筑与遮挡建筑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使被遮挡建筑满足日照标准,在前后相邻的建筑之间,为保证北侧建筑符合日照标准,南侧建筑的遮挡部分与北侧建筑须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称为日照间距。日照间距系数则为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图-2

计算公式:L=D/H;式中 L 为日照间距系数,D为日照间距,H为遮挡建筑物计算高度,即遮挡建筑的遮挡部分之高程和被遮挡住首层地面之高程的差值,如果遮挡建筑和被遮挡建筑有高差时,则相应减去两建筑室内地坪之高差。

日照间距制定的原理是依据太阳高度角确定的,选择满足日照要求的最小间距推断出来的。一般以大寒日中午时刻太阳高度角为临界值。

4.不同建筑形体。不同体型的建筑会有不同的阴影变化,不同形体的建筑影响日照设计的因素也不同,每种形体的建筑都有其不同的日照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自身日照的优点与缺点。

(1) 点式住宅。塔式高层建筑又称点式高层建筑,其定义为建筑平面长宽尺寸接近的高层建筑,体形呈塔状。塔式高层住宅具有它采光要求的特殊性,因为塔式住宅多面都有采光的要求。塔式住宅应斜向排列,有利于避开相互间的日照遮挡。同时错开式布局对景观的利用性也是有利的,可以使更多的户型拥有较好的景观视觉。

(2) 板式住宅。板式住宅的阴影在中午影响的距离最短,早晚阴影范围较大,阴影区域的大小变化主要受建筑的高度和宽度的影响。板式住宅高度和面宽的大小会影响其产生的阴影的范围,从而影响到日照间距。而板式住宅的进深不会影响日照间距,但对房间内部的采光影响很大,尤其是户型的中间部分。

(3) 转角单元。转角单元的设计,可以增加小区的围合感。东西向建筑的布置,可以在总体上提高小区的容易率。但是比较容易形成建筑的自遮挡现象。

四、日照采光被遮挡问题

住宅建筑采光被遮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身档,建筑物自身形状设计所导致的采光遮挡问题。通常住宅建筑会设计成条形或矩形等正常形体。如果有的建筑物设计成不规则形状或进行了住宅单元的拼接,则可能导致日照采光被遮挡。

(2)自挡,居住区内部新规划建筑相互遮挡问题。居住区内部新规划建筑应考虑多种因素,在不影响已有建筑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布局。如在住宅建筑层数、形体与拼接方式方面要做科学设计。在地形上,要避免南高北低的居住建筑。

(3)外挡,周边建设活动环境的改变而对已有建筑和拟规划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产生遮挡问题。就其引发遮挡日照问题的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向面的遮挡,即对他物造成日照遮挡的物体是在正南方向;另一种是侧向面的遮挡,即对他物造成日照遮挡的物体不是在正南方向。

五、规划设计中几项有利于日照的措施

在住宅布置中,改变单纯地按照日照间距南北向行列式排列,充分利用太阳的方位角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既丰富了空间环境,又提高了日照质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1)住宅上下或左右错开布置;(2)条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相结合的布置利用间隔解决日照;(3)南偏东的最佳日照角度的布置;(4)在同一栋建筑中将对其他建筑有遮挡的部分局部减层;(5)在同一小区里规划几种不同层高的建筑。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对居民区进行合理规划时,一定不能放松对日照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播,多栋建筑的综合日照影响,城市规划,2003, 27 (2)

[3]刘文国,住宅建筑两种期向的日照分析比较,住宅科技 1996(7),

[4]王晓临,段永辉.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日照问题浅析.城市规划,2006

上一篇:浅谈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及其具体措施 下一篇: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