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量法测定水泥中SO3应注意的事项

时间:2022-09-01 01:10:20

浅谈重量法测定水泥中SO3应注意的事项

摘要:SO3是水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硅酸盐水泥地磨制过程中,为了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须加入适量的石膏,石膏的掺加量通过水泥中SO3的含量来控制,所以测定SO3是控制水泥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用BaSO4重量法测定水泥中的SO3含量,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本文通过试验验证,对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泥;重量法;SO3;含量测定;注意事项

水泥生产过程中,SO3含量是一项重要控制指标,如果SO3含量过少,会使水泥凝结时间过快(速凝),而SO3含量过多,会影响水泥后期的强度及水泥的安定性。适量的石膏会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如果SO3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会严重影响水泥的安定性,使水泥产生膨胀、开裂等不良后果。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SO3含量不超过3.5%,矿渣水泥SO3含量不超过4.0%。因此生产过中应对SO3含量进行严格控制。

1、试验方法

用HCl分解水泥试样,在酸度0.2mol/L-0.4mol/L的条件下,用BaCl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滤出沉淀,在800℃―950℃的高温灼烧,称量。

反应方程式:Ba2++SO42-=BaSO4,由沉淀可知,被测物与沉淀(称量形式)的定量关系

1molSO3=1molSO42-=1molBaSO4,则换算因数位R=MSO3/MBaSO4=0.3430。

由于BaSO4是典型的晶型沉淀(细晶),应该按晶型沉淀的条件和操作进行沉淀和过滤。

2、所用试剂

2.1HCl:1+1(体积比)

2.2BaCl2:10%(质量和体积比)

2.3AgNO3:1%(质量和体积比)

注意事项:为克服AgNO3在水中发生水解和预防AgNO3见光分解,须将1gAgNO3溶解于适量水中,而后加入10mL浓HNO3,在稀释至1000mL,并贮存在棕色瓶中。

3、操作步骤

3.1称样准确称取0.5000g试样,置于200mL烧杯中。

3.2分解试样加入40mLH2O,搅拌使试样完全分散,在搅拌下加入10mLHCl(1+1),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5分钟。

注意事项:

a)时应盖上表面皿,低温微沸5±0.5min,驱尽硫化物,以免硫化物干扰测定。

b)BaSO4重量法,分解试样时间短了,试样分解不完全,硫化物分解也完全;微沸时间长了,因HCl的挥发,酸度不够,沉淀BaSO4时易产生共沉淀,所以控制滤液的酸度0.2mol/L-0.4mol/L。溶液加热应严格地控制在5±0.5min。

3.3第一次过滤用中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10-12次,滤液和洗液收集与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250mL,玻璃棒底部压一小块定量滤纸,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在微沸下从杯口缓慢逐滴加入10mL热的BaCl2,继续煮沸3分钟以上使沉淀良好地形成,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24小时,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约200mL。

注意事项:BaSO4初形成时比较细小,应严格遵守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以便获得相对大晶形,便于过滤和洗涤。形成大颗粒晶形沉淀的条件:

a)在稀溶液中沉淀。

b)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试样溶液应在微沸条件下用BaCl2溶液进行沉淀。

c)慢慢滴加沉淀剂。

d)在不断搅拌下缓慢滴加BaCl2溶液,采用微沸代替搅拌。

e)上述条件沉淀完毕以后,还要对沉淀进行“陈化“处理,即在常温下静置12h-24h或在温热处静置4h,其间溶液体积应保持在约200mL。溶液体积不能太少。陈化的目的是形成大颗粒的BaSO4沉淀,减少吸附的杂质。

3.4第二次过滤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以温水洗涤,直至检验无氯离子为止。反应方程式:Ag++Cl-=AgCl(白色)

3.5灰化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一灼烧恒重的坩埚中,灰化完全后,放入800℃-950℃的高温炉中灼烧30分钟,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注意事项:

a)前滤纸一定要缓慢灰化完全,如有未烧尽的炭存在,灼烧时BaSO4可能部分还原成BaS,影响测定结果。

b)时坩埚盖应半开,不要产生火焰,以防造成BaSO4沉淀的损逸。

为此笔者通过不断试验证明,只要掌握了以上几点,基本能保证试验接近真实值。以下是笔者所做的试验:

通过对标准样品和试样进行平行实验地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用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BaSO4重量法测定SO3,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试验方法,注意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地理解标准中所述原理,更要在试验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检验水平。

参考文献:

[1]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3]化验室读本化学分析第四版.刘珍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水泥化验与质量控制实用操作技术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5]水泥化验室实用手册.王瑞海编著.中国建材出版社工业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基于齿轮材料对钢铁化学分析检验的方法进行探... 下一篇:浅读《指南》引领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