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9-01 12:45:29

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 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旨在克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采用抽象的符号形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要素,把感知学习与操作学习融合在一起,它适应目前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但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地完善。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构建;评价

自2004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为了优化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许多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为了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校情、学情,提出建构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这一新模式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在探索中得到发展。在此笔者想谈谈如何构建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希望能够给在一线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

1.1 定义:我们构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通过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在活动的探索中全面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1.2 目标。该教学模式的目标是根据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总的培养目标和活动课程的目标来确定的,旨在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能通过活动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觉悟、发展能力、培养健康个性。具体包括: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增强亲身体验,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思想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以各种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各种能力;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把发展智力和发展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3 基本内容。本教学模式围绕一个活动主题展开,活动的程序一般经历这么几个阶段: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发展活动的升华活动的评价。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帮助、促进、组织的作用。

该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校内或校外进行,在校内主要利用课堂时间来进行,适宜一些易于操作、简单便捷的活动内容,如讨论、辩论、媒体展播等;而校外进行的活动主要是一些较复杂的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立足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从整个教学安排上来看,使用课外模式的频率不宜太多,一般一个单元安排一次活动较适宜,这样可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与准备的时间和空间。另外,要注意校内外的活动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交叉进行有益于互相补充,以充分发挥活动的整体效应。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在课堂进行的活动还是课外进行的活动,活动设计都要注意连贯性,应该紧扣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

1.4 操作程序

主导程序:设置先行组织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分工协作、讨论交流自我总结、归纳评价

教师的程序:课前问题设计创境激趣设疑引导鼓励诱思合理评价

学生的程序:课前组织材料参与体验活动思考探索问题分工协作求解总结评价交流

程序一:设置先行组织者。所谓的先行组织者就是先于学习内容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设置相应的先行组织者,主要是使学生在进行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例如,高一的学生刚从初中升上来,在学习上还没形成自己的方法,在模式的实施最开始时要加强教师的指导,在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上寻找容易让学生收集材料的内容,以便易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之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去了解几种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根据价格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其变化原因的探究,从而为价值规律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样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调动学习兴趣,同时又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向,目标相对明确,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程序二:创境激趣。在创境激趣阶段,教师先根据学生实际的需要和认知能力,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材料,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小品或新闻演播等,一方面通过气氛的渲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通过参与增强体验,获得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们采用了小品作为活动背景,由学生自愿参与表演反映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消费心理(课前做好准备)的消费行为,表演的学生以比较真实的表演创设了一个消费情境,使其他人都能从表演中指出这几种行为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因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程序三:引思、探索、发现。布鲁纳认为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不仅是能力增长的途径,也是学生道德――社会动机发展的基础。在学生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后,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原因所在,挖掘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努力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由小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方案,鼓励学生从事发现的活动,主动探索、大胆提出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以求获得新知识。在激起了学习情绪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消费心理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现?你自己曾有过哪些消费心理?”“这样的消费心理好不好?说说你们的看法”等等,学生根据生活中所听、所看、所感畅所欲言,从而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就引入了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程序四:协作交流。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开展讨论、交流,通过进行小组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及有关材料,而后通过不同观点的辩驳争论来对自己的观点补充、修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并在过程中培养了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情商,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还拿刚才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一课为例,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系列问题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对自己和别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讨论评价,分析利弊以及提出解决的方法,从而引进最后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往往不能只靠学生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还需要同学之间共同协作、相互交流、讨论,然后才能完善自己的观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思维的碰撞,亦可能产生新的火花,又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产生良性循环,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增强了记忆和理解,提高了思维能力,从而使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程序五:评价总结。在这一环节中,各小组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公正合理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肯定学习热情、研究态度、协作精神、自我评价意识以及指出不足等)。

在学生们得到充分表现、得出结论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再对他们在各个环节上的表现进行评议,合理公正地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地方,但同时也要指出不足或偏激的地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充分得到肯定和激励,体会成功的喜悦,又能够主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正确的观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 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的评价

2.1 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的优点:

2.1.1 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密切地配合了学校、班主任开展工作,加深了学生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发展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各展才能、发挥潜能,特别是使他们通过合作活动形成团结协作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精神,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1.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创造品质和合作精神。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主体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知识,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多种角度进行发散性、批判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强学生自身的创造性。而且,学习过程围绕着所创设的情境展开,这就培养了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在问题提出后进行的讨论、交流、评价等活动又训练了表达的能力和协作的能力;通过对他人观点和自己观点的批判、修正,使学生培养起谦逊、包容的品质和合作的精神。

2.1.3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主张“在活动中发现”即积极创设适宜主体发展的外部环境,刺激主体主动思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学习需要,继而主动地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而后,又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 即在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努力探索原有知识结构的组成方式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地寻找解决的途径,产生寻求创新的主体自主,促使主体产生一系列的新构想、新需求,这些新构想、新需求便是主体发展的生长点,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2 实施该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2.2.1 受具体条件限制。由于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活动教学来开展教学,在教学的开展上要受到一些具体条件的限制:如思想政治课的许多内容理论性较强,距离社会生活较远,模式的运用受到内容的限制,加上思想政治课的课时比较紧张,可以在课堂开展这种教学模式的时间也受到限制,而课外活动的进行就更加受场地、设施、具体对象等的限制,尽管它的教学效果不错,但这些具体条件都影响了它的广泛实施。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些困难将会得到缓解。

2.2.2 教师观念及能力的影响活动效果。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要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既要拓宽知识领域讲科学,又要富有民主意识讲民主,要具备较强的交往能力科研能力等等,而我们还有很多思想政治教师还尚未完全具有以上素质,在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不能彻底地贯彻活动教学的思想,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使该模式不能完全达到预定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地参加各种教研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今教育教学改革。

2.2.3 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因素制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制约着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对于活动设计的制约性表现在活动方式和范围的确定上,如果随意安排活动方式和范围,活动将无法实现其功能和预定目标;如果“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又无益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这就给活动的设计提出较高的要求。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实验开始的实施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性格上、心理上还不成熟,情绪化较为严重,注意力也不集中,在模式的具体操作中很容易受到学生情绪的干扰,使情境的创设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有的时候,也会由于学生对于情境中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过于执着,偏离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就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2.2.4 对知识系统和逻辑的把握能力相对较弱。因为“活动-发现-发展”模式强调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在对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掌握上较传统教学方式显得要弱;加上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该模式在短期内还不能够大面积、大范围地直接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 结语

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旨在克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采用抽象的符号形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要素,把感知学习与操作学习融合在一起,它适应目前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但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莉娟《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

[2] 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3] 陈建志《“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原理》

[4] 苏鸿《活动课教学的规范性探析》

[5] 李臣之《活动课程的再认识:问题、实质与目标》

[6] 严淡如、金卫雄《新型活动课程指导》

[7] 邝丽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8] 高峡・康健等著《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9] 张秉平、薛中国主编《活动的特点及组织活动课程的方法》,宋宁娜《活动教学论》

[10]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

[11] 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

收稿日期:2008-01-13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情感艺术 下一篇: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