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分析

时间:2022-08-31 10:48:13

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分析

摘要:基于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计算方法,得出2001-2011年间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呈现出缩小趋势,且国内旅游业在区域旅游业均衡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四川省市域人均旅游总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分配的差异性所致。结构性效应是具有促进差异扩大的作用,而收入集中效应具有促进差异减小的作用。

关键词:基尼系数 旅游业 区域差异 四川省

国家统计局公布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为0.479,2012年为0.474,近十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基本保持在0.48左右,表明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大。旅游业往往被认为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产业。四川省是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和旅游经济大省,从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等旅游统计数据看,四川省市域旅游业的区域差异明显,2001年巴中市旅游总收入最低,为1亿元,成都市最大,为152亿元,二者相差151亿元; 2011年甘孜州的旅游总收入最少,为30.0亿元,成都市的旅游总收入最大,为807.56亿元,二者相差777.56亿元。从规模看四川省市域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在扩大,那么,旅游业是否真正促进了市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对此,本文拟从人均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对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定量分析,认识旅游业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目的是促进四川旅游业的持续和均衡发展,实现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梳理已有文献,发现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洛伦兹曲线法、基尼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地理集中指数法和泰尔指数法。研究者们通常采用人均收入值来测量区域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避免了人口规模对收入差异产生影响。基尼系数是衡量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参数,其值域为[0,1]。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基尼系数G0.5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本文以四川省行政区划为基础,以21个地市州(包括: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为基本单元考察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市域差异总体情况。以各市州人均旅游收入(包含人均旅游总收入、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和人均旅游外汇收入)为测度指标,应用基尼系数法来定量分析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的差异。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旅游总收入按来源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则第i地域单元的人均旅游总收入f可分解为2项,进行基尼系数分解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Gf表示f分项收入的基尼系数,Cf表示f分项收入的集中率,wf为f项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比重,wfi为第i地域单元f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wfi=pimfi/uf,uf为地区f分项收入的人均值,mfi为第i地域单元中f分项收入的人均值),Qfi=■wfk为f收入来源从1到i的累积收入比重。计算Cf时,样本必须按照mi的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序,而计算Gf时则必须按照mfi值由小到大排序。wfCf/G可以用来衡量f分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百分比贡献。

以t和t+i表示时间,则在时间i内的基尼系数变化量ΔG可以表示为:

收入差异的变化可分解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称为结构性效应,是由收入比重变化引起基尼系数的变化,第二部分为收入集中效应,是由收入集中率变化导致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第三部分为综合效益,由收入比重和收入集中率共同变化导致的基尼系数的变化。

1.2 数据来源

本文所需的统计数据包括2001年至2011年四川省21市州的人口数(常住人口)、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以及全省总人口、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旅游统计数据来源于四川省旅游局,而人口统计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局网站中的四川统计年鉴。

2 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量化分析

2.1 基于人均旅游收入的基尼系数

基于四川省21市州2001-2011年的人均旅游总收入、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和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数据,经计算得出相应的基尼系数(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均旅游总收入、人均国内旅游收入还是人均旅游外汇收入的区域差异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四川省人均旅游总收入基尼系数从2001年的0.575持续下降到2010年的0.313,从2006年开始,人均旅游总收入的区域差异开始低于基尼系数为0.45的警戒线,从2008年开始进入相对合理的范围;人均国内旅游收入的基尼系数与人均旅游总收入的基尼系数趋势相同,但值要略小些,表明旅游业(尤其是国内旅游业)在缩小区域人均收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从四川人均旅游外汇收入的基尼系数看,虽然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其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市域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悬殊,入境旅游起着扩大区域差异的作用。

2.2 基于收入来源的基尼系数分解

四川省各地市州的人均旅游总收入由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和人均旅游外汇收入两项构成,因此可以分别考察两个分项收入下的收入差异(用集中度表示)以及各收入分项对收入差异的贡献率(用贡献度表示)。按旅游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计算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2001-2005年期间,人均国内旅游收入集中率人均旅游总收入基尼系数,表明国内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增长导致基尼系数扩大,造成市域旅游收入不均。而2001-2011年,人均旅游外汇收入的集中率均高于人均旅游总收入基尼系数,表明旅游外汇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增长会扩大旅游收入分配的市域差异。这说明目前要缩小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的差异,各地市州应该强化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以提高国内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2001-2011年间,人均国内旅游收入贡献率呈现增长趋势,而人均旅游外汇收入贡献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前者远远高于后者,一方面说明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对人均旅游总收入的市域差异变化的贡献率远远高于人均旅游外汇收入,另一方面说明四川省市域人均旅游总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分配的差异性所致。

2.3 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

基尼系数变化的原因可归结为结构性效应(受收入比重变化影响)、收入集中效应(受收入集中率变化影响)和综合效应(收入比重变化和收入集中率变化共同影响),对四川省人均旅游总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计算结果如表3。表3显示,2001-2011年间,人均旅游总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结构性效应值为正值,表明促进差异扩大,即国内旅游业和入境旅游业产值比重变化有扩大四川省市域人均旅游总收入差距的作用;收入集中效应值大多为负值,表明具有促进差异减小的作用,即国内旅游业和入境旅游业的产业空间分布具有减小市域人均旅游总收入差距的作用。二者的综合效应值极小,可以忽略。大多数年份的结构性效应值高于收入集中率效应值,表明人均旅游总收入基尼系数变化主要是由结构性效应所致,即国内旅游业和入境旅游业产值比重变化是造成四川省市域人均旅游总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3 结论

对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3.1 人均旅游总收入、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和人均旅游外汇收入的区域差异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国内旅游业在缩小区域人均收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入境旅游起着扩大区域差异的作用,从2008年人均国内旅游收入的基尼系数开始进入相对合理的范围。

3.2 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对人均旅游总收入的市域差异变化的贡献率远远高于人均旅游外汇收入,四川省市域人均旅游总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分配的差异性所致。

3.3 人均旅游总收入基尼系数变化主要是由结构性效应所致,国内旅游业和入境旅游业产值比重变化是造成四川省市域人均旅游总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具有缩小趋势,即旅游业呈现出均衡发展态势,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旅游吸引物数量与质量、交通区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是影响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笔者将在今后的论述中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现阶段,要缩小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的差异,各地市州应该强化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以提高国内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钟莹峰.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区域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9(06).

[2]李姗姗.浅述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旅游业发展的正反效应[J].价值工程,2010(12).

[3]赵娟.榆林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2(02).

基金项目:

乐山示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S1168)。

上一篇:浅谈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下一篇:企业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法律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