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时间:2022-08-31 08:49:42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在学生获取知识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标》在关于“读书”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小学Z文教学法专家张田若说:“一课书教完后,成败的第一个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也就是说,如果教一篇课文,学生没有“读书”这个环节,或者教后学生还是读不通、读不懂这篇课文,那么,教师不管讲得多么精彩也很难说这是一节成功的阅读课。

因此,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书贯串始终。读书能够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训练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及篇章的记忆,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谈到读书习惯的养成,首先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之视读书为乐事。一个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起来的,读书习惯也一样。要想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科技作品展览”“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学生把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和智慧应用到实践中,品尝到了读书的甜果,读书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是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书是读不尽的,即使读尽也是无用的,许多书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来说应该针对自己当前的学习目标,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与所学各课程门类有关的书,也就是眼前最需要的书,应该拿出主要精力和兴趣来读。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全面发展,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但一定要是健康的书籍,以此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在当今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几点建议:

一、指导学生用脑读书

科学证明,单靠眼睛的视觉来看书收到的效果甚微,且容易淡忘,只有动脑筋,记忆的时间才会长久。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教导学生读书时要聚精会神,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为了收到最佳的读书效果,教师应教导学生在读书时注意以下几点:

1.读书时一定要左思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开始时可针对学生所读的文章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书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在读书时不断思考,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将文字符号与有声语言结合起来的阅读方法,能加深印象。此外,朗读对理解读物内容、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读物的精神、丰富想象力等都有较大的帮助。

3.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触类旁通。宋代杨万里在《庸言》里写道:“学而不化,非学也。”这就是说一个人若不能将自己读的书变成自己的知识,不能指导自己戒绝错误、发扬优点就是顽固不化,跟没读书没有什么两样。“化”就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把读书和生活统一在一起。其“通”不只是指书本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完《春蚕》一文后,笔者让学生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一个学生这样说:“我知道了母亲都是很伟大的,我的妈妈也一样。她种田很辛苦,还要照顾我的生活。以前,对于她的唠叨我觉得很烦,时常对她发脾气。学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自己错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联系自身实际,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了解了母亲的一片苦心,使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

二、指导学生学会记读书笔记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即把一些事物的道理弄个“水落石出”。所以,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遇到疑难之处时,及时借助工具书,查找问题的答案。另外,读书离不开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的同时应拿起笔来,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也就是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摘要笔记、制作读书卡片、编辑资料,等等。指导学生学会记读书笔记,并学会运用所做的读书笔记是至关重要的。

三、指导学生敢于质疑,具有辨别能力

教育家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可见,书中的东西未必都是正确的。所以,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大胆提出疑问。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分辨书中内容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学完《两小儿辩日》一文后,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面对两个小孩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做出回答呢?”“课文中两小儿的回答,谁说的正确呀?”……学生在质疑中学会了明辨是非。

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敢于提出新观点。例如,一个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这样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读书时反复诵读,对于好的词、句、段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上一定要写上自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体会。这位学生能够把多种读书方法灵活运用,是他写作水平提高的法宝。

以上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收获与体会,笔者个人认为,读书是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观察,自己思索,自己消化,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

【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县岳龙镇东魏甸小学】

上一篇:广西遍地国学班 乱象纷呈 下一篇:忠心昭日月 智勇启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