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淳:“国脸”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22-08-31 08:39:57

人物名片

郎永淳,央视著名新闻主播,1971年出生于江苏省睢宁县,1995年4月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30分》栏目至今。2011年9月25日,郎永淳与欧阳夏丹搭档,正式亮相《新闻联播》。

你注意过每天中午12点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30分》栏目里的那个男主播吗?他叫郎永淳。多年来,郎永淳以自己特有的干练、亲切、自然的风格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欣赏、赞叹。

郎永淳的父亲是个“老北京”,上世纪50年代中期考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俄语。毕业时,正赶上中苏关系破裂,被分配到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的一所乡镇中学教书,这一教,就是几十年。从北京到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踪影的小乡镇,生活上、环境上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可想而知。父亲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郎永淳有一个弟弟,从小,父亲便在学业上对兄弟俩要求得十分严格。父亲常给兄弟俩讲北京,讲南京,讲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就这样,凭自己的学识本领,考进大城市,回到北京城,成为兄弟俩从小就十分明确的人生目标。至今,郎永淳都记得爸爸说的一番话:“你付出最大努力,得到的回报也许是2分,也许是10分;但如果你不付出努力,那么你得到的回报肯定是0分。你已经不小了,不应该再让爸爸督促着你读书,你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郎永淳没有让父亲失望,他的成绩始终是年级前三。

1989年,郎永淳顺利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攻读针灸专业。大学期间,他加入了学生会,是校园里的活跃分子。当学生会干部的那些日子,他除了负责学校广播站的工作以外,还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演出,并邀请当地电视台的主持人共同参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郎永淳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被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邀请做业余节目主持人。那段日子,每天早晨6:00-8:00,郎永淳特有的声音都会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荡漾在城市的上空,为无数早起的人们送去第一声问候。郎永淳很喜欢这份工作,这份工作让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播音主持训练的他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让他具备了“说新闻”的习惯和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给了他莫大的帮助。

1994年,5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郎永淳面临毕业分配。一番奔走之后,新的机遇出现在他的面前――北京广播学院全国第一届新闻学专业主持人方向的第二学位班招生,他决定试一试。当时的郎永淳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为多一种就业选择。参加考试的人有几百个,而录取人数一共才15个。虽然难度不小,但郎永淳却非常轻松地考中了。“感觉比高考容易多了。”郎永淳一脸平和地笑着说,表情中找不到一丝得意。

郎永淳考入北广的第二个学期,中央电视台就来为新办栏目《新闻30分》招录主播。也许因为被选中的人可以正式入台这个诱惑令人难以抗拒,考生们人人紧张。节目组一上午面试下来,没有什么收获,打算中午11点半就撤了。就在大家开始收拾东西时,郎永淳走了进来。“当时我连摄像机镜头都没见过,也从没接触过电视制作,知道的都是一些皮毛。而且时间仓促,心里觉得希望不大,反倒轻松下来了。我把他们准备的新闻的导语都改了,用‘说’的形式把它播完了。”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当时制片人就想找一个“说新闻”的主播,他发现这个几乎没有任何训练痕迹的学生,不仅声音独特、表达流畅,而且面对镜头似乎一点也不紧张。几天后,郎永淳被叫到台里试镜。领导看完样片,拍板让这个戴着大眼镜的新人来主播新创办的《新闻30分》。

郎永淳成了中央台的“特别人物”。因为在他之前,中央电视台还从没有过播音员戴着眼镜出镜;另外,他的嗓音也明显与众不同;再有,他播新闻的时候掺进了太多个人特色。总之,他与传统播音员的标准相差太大。

从一个城市人眼里的农村娃,到亿万观众瞩目的中央台新闻主播,郎永淳的人生之路是成功的。在采访中,他屡次谦虚地把这种成功归为运气好。其实郎永淳的“运气”是建立在少年时代比别人多做的那一本本习题上,建立在大学时代爱好广泛、勇于探索、甘于付出上,建立在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孜孜不倦、不断进取上。他说:“一个人永远也不要觉得自己不行,要鼓励自己说:我能行。当你对现状不满意时,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单纯地等待机会,而要积极地付出努力,准备好自己的才能,主动去寻找、创造并把握机会。”

(感谢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及郎永淳对本文的支持)

上一篇:第15课时 写景状物文的阅读 下一篇:第19课时 散文式议论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