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 记人叙事文的阅读

时间:2022-06-04 03:47:56

第14课时 记人叙事文的阅读

想一想:我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记人叙事类记叙文,是指那些摄取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断,来刻画人物,讲述故事,以表达作者情感倾向或人生思考的一种文体。在历年各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查中,这类文体出现的频率较高,一般占40%左右。它一般主要考查以下知识及能力点:

1. 对主要事件或内容的概括能力。

2. 对写作层次或思路的把握能力。

3. 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形象意义的分析能力。

4. 对作品主题思想或作者情感的归纳能力。

5. 对写作特色的鉴赏及精彩词句的品味能力。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2011・江苏省泰州市)阅读肖复兴的《拥你入睡》一文,完成1~4题。

① 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 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③ 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④ 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 莫非懵懵懂懂中、睡意蒙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⑥ 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地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 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候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 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⑨ 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⑩ 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 阅读全文,说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 请说出你对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受宠若惊”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要说说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结尾简洁而有韵味,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针对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

【链接一】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朱自清《背影》)

【链接二】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亲爱的同学,怎么样?你做得还顺手吧?不过,据老师了解,同学们在答这类阅读试题时,常常会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失误:

一是文本意识淡薄。答题时不能很好地阅读全文,而是直接根据题意到文中找答案,结果往往不是答不对题,就是答案挂一漏万。譬如第1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文中“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躲着换内裤;洗澡时不用父母帮着搓洗;开始长胡须,出现了喉结;心理上与父母欲近还远;等等。然而,不少同学由于没能仔细阅读全文而把最后一点给遗漏了。

二是审题过程马虎。在作答时不能仔细地审读题干,特别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准确地把握题意,而是仓促作答,这往往导致答案偏离题意而造成不应有的失分。譬如第2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精彩词句的品味能力。其中第(1)题考查对词语语境意思的理解,这里的“受宠若惊”一方面指儿子不期而至的亲昵行为带给“我”的惊喜;另一方面指“我”对儿子短暂易逝的亲昵行为的珍惜。第(2)题考查对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这句话以比喻来表现此前儿子的纯真、可爱、调皮和父子亲昵的温馨情景,表现了对儿子因为长大而不再与“我”亲昵的惋惜、怅惘。然而,有的同学因忽略了“语境”而只解释“受宠若惊”的意思,有的同学因忽略了“表达效果”而只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手法。再如第3题,主要考查对写作特色的鉴赏能力。这个结尾一方面与文中“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一句相呼应,使文章完整而紧凑;另一方面为“我”继续生发种种情愫留足了想象空间;此外,它还暗示“我”希望与儿子相处的时间能够长一点,表达了浓浓的亲子之情。然而,有些同学因忽略了“韵味”而只知道它在结构上前后呼应,却忘记了分析它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三是语言表达随意。这种情况主要是指部分同学在通过读文、审题思考有了答案之后,却往往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进行规范而准确的表达,甚至在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或病句等现象。譬如第4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其意义的理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是,对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有严格的要求。

作答时,先要认真揣摩指定的文段及“链接材料”,准确把握三位父亲的性格特征;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他们的异同之处;最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表明观点,并简要地阐述理由。有同学会因没能先亮明观点,或阐述理由不充分,语言表达不简洁而被扣分。本题答案示例:(1) 我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处处关爱、体贴入微。本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推诿搪塞;丰子恺先生的做法则过于简单粗暴。(2) 我不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关爱,没有能照顾到儿子身心独立的需要。本文中的父亲,忙碌之余而不忘亲近儿子;丰子恺先生在伤害孩子心灵之后,能自省与自责。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 13岁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20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20美元,它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25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它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纽约做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冲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 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年第4期,有删改)

1. 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父亲的用意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综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中考图象信息题的分析 下一篇:第15课时 写景状物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