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

时间:2022-08-31 07:31:47

基于能力本位的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

【摘 要】论文对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课程之间逻辑设计出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力求使该课程体系更好的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机场;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一、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及机场建设需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素养、创新和发展能力,掌握机场及周边地区生态调查、鸟害综合防治、鸟击防灾事务的沟通、机场净空管理、机场道面巡查及维护、机场除冰雪作业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将相关理论与实践技术应用在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上,具有自我更新和自我提高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近年来机场场务岗位招聘信息进行归纳,结合《机场场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高校教师,共同分析其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将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分为三个方向:机场鸟害综合防治、飞行区巡查及维护、机场净空管理三个典型工作岗位。

三、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基于建筑模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与人才能力培养的关联程度不高。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在广泛调研、研讨听取来自机场场务部门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每个岗位需要哪些知识、能力。其次立足于职业岗位的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技术、管理、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岗位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题内容,构建理论体系精简适用、实践教学体系与岗位衔接、理论实践体系并行互动、共促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发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再次,为了提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实现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教育之间的无缝对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岗位、课程、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如表3-1、3-2、3-3所示。

【参考文献】

[1]郭昌建,吴晓琴,李正茂.应用型本科院校网工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4(16):153-156

[2]朱惠娟.综述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

上一篇:从幼儿园环境建设入手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下一篇: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引导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