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时间:2022-08-31 07:10:02

再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摘要:人们对教学问题的不同认识将直接影响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解,正因如此,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一语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简单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引发了众多关于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关系问题的争议。本文对这句话做了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的解读,意在澄清其内涵,以期人们更全面认识此观点。

关键词:教育情怀;耐心;教育精神;信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25-01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来由及涵义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出自谁之口,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出自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过类似的话:“教育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凡在智力发展上没有病态偏向的孩子,毫无例外地都可以顺利地获得中等教育,不及格和留级现象是学校教育工作差的后果”。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一生中,对后进生(他认为没有差生)、能力差或智力差的学生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他看来,他所教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是“好的”,均成为了苏维埃国家各行业中出类拔萃的建设者。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条中,他就提到,“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等著作中,无一不强调教师对培养儿童的作用。在《给教师的建议》第76条中,他写道“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于每―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第78条中,对一位叫做巴甫里克学生,女教师给的鉴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女教师观察到“他对待图画和自然现象的态度很消极。很少思考、比较和对比。对他得一遍又一遍地教。一道应用题或者一个最基本的依存关系,他思考的时间都要比别的孩子多2、3倍”,在她看来,巴甫里克是一个思维迟钝的孩子,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女教师不仅在学校里给巴甫里克尽量补课,也给巴甫里克的母亲提出同样的忠告。只要他跟同学们一起玩耍那么个把小时,女教师就认为他偷懒,不肯用功。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指尖上”―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另一位老师却发现了这个孩子的优势,并促成了他的成功。“这一切都是跟那位生物教师善于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有着直接联系的” 。诸如此类非常明显的例子,说明教师在学生成长和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并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的成长跟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积极意义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单从这句话而言,说明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孩子不仅仅是孩子,就根本属性而言,孩子是生命完整的人。强调孩子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这种对儿童发展的充分肯定和对儿童的积极态度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和耐心,如此一来,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便是完全可能的。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责任重大,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外,还要对正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可塑性的儿童和少年进行品德形成的干预和人格完善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龄时期,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打开事物和观点世界的人,而在少年期,教师就是打开思想世界的人。不难看出,教师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十分重要且无法取代,为了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了解孩子的特点,关心每一个儿童,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并将教好所有的孩子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不断勉励自己为了接近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从这个角度看,它是进步的,强调教师的责任,重视教育和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积极而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消极影响

尽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意义,但认为学生学习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老师的“教”的水平,则过分强调教师外因的影响,无限夸大了教师的作用。

首先,教师也是不断学习的个体和成长的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也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其次,教师作为不断发展的人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如认知的狭隘、知识的不足等,因此完全依靠教师不可能达成教育目的。再者,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的个体,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还需要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学习,发挥能动性,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永远的陪伴者,最初的影响者、第一任的和终身的教师,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基础和作用,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单薄的。最后,学校教育也需要社会教育的配合,因而教好孩子是教师、家长、社会团体甚至媒介等各方面合力的作用。

绝对地过分强调“教”的作用,会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或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这种观点只是一种美好的梦想,“过犹不及”,高调唱过了头,就会引起老师们的反感,现在的很多教师已经是超负荷运转,如果再苛责教师,“身心疲惫的教师如何能承担起这沉甸甸的责任?”承担不起,但还要承担,其结果是:“不能承受之重,必然会导致不去承受。”“那样一来,不仅对老师是一种伤害,恐怕对学生本身和对中国教育本身都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四、再读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人们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理解和认识各有千秋。然而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对一个观点的评价不仅要看它字面所表达的意思,更要将其放在特定的背景中,全面认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断章取义可能会造成认识的偏差和实践的失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是一句概括性的总结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的信任、呵护,对他们的耐心和信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提倡的是一种精神,而不能作为事实或逻辑判断。教师应该将它作为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毕生追求。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好孩子的判定是多元的,这点在他的著作中无一不体现着。他在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将育人作为最大的乐趣,将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毕生的追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如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心怀教育爱,对每个孩子给予信任和耐心,相信孩子的潜力和创造力。

给予学生信任和爱心,在实践中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获得知识和成长,是教育者应有的教育情怀。如果每个教师都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实践这样的教育信念,那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真理和价值必会彰显。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王义高,蔡兴文 译: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8

[2] 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修订)2000 .1,320,330,424,19,172.

[3] 赵丽娜,王传毅.“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1(12).13

上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学 下一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