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游戏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08-31 04:59:25

论小学体育游戏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体育游戏在小学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大多是以基本教材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制定体育游戏教学目标与组织实施及评价体育游戏教学时,一般都能比较全面地考虑游戏各项目标的达成。但在大中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大都是作为教学手段被运用的,是为完成某项主教材的教学任务服务的。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往往被忽视,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规、违纪、投机现象及不利于团结的言行,有些教师往往熟视无睹,只要游戏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就行了。这种忽视体育游戏教育作用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习兴趣 德育教育

一、活用“演练法”,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多、范围广,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入手,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其实,它在教育过程中陷于窘境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小学游戏教材中,多数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想性,有情节,又有对抗、有竞争,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很受学生欢迎。但是,这种教育要根据游戏的内容和特点切合实际地进行,做到既要挖掘游戏的思想内容,又不牵强附会。教师对游戏的选择要准,渗透要实,方法要多,可采用“故事法”、“演练法”等,创作出一定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冲过火力网”、“运送弹药”等游戏时,教师可先用收录机放一段密集枪炮声的录音,接着对学生讲,今天我们都来当一次,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宁,夺取战斗的胜利,我们要机智勇敢地冲过敌人的“火力网”。然后,在播放的枪炮声录音中做游戏。还可以通过讲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利用英雄人物事迹“、神州七号”发射成功等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二、巧用“结果法”,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

与人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素质,但有些独生子女往往表现出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的弱点,更有些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对他们百依百顺,使这些孩子只知道自己,很少想到别人和集体,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状态。在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中很难与同龄伙伴和睦相处,只有碰了几次钉子以后,才会意识到在集体活动中一定要想到他人和集体,从而在活动中获得与他人相处的经验。小学游戏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合作与集体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合作精神与集体主义观念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我认为教育孩子的合作精神,可以运用结果法,使孩子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性。如在游戏“抬担架”、“齐心协力”、“四角拔河”等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制订规则、要求与方法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在一边观察捕捉信息,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不急于指出或提示,而是利用比赛结果“对症下药”,教育他们懂得作为集体一员应具备责任心,懂得与人合作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适用“设难法”,完善意志品质的塑造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游戏教材,进行必要的改编,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对“搬运接力”“、运水竞速”、“青蛙过河”等游戏进行改编,当学生完成规定的距离后,可适当地采用“设难法”,提出更高要求,增加难度(距离、重量、要求等),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妙用“情境法”,促进情绪情感的孕育

游戏活动最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因为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要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应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如练习跳跃动作时可用游戏“青蛙过河”的形式进行教学,利用胶圈间的远度和障碍物的高度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体育关系中,就会加深了解,密切来往,使他们的心灵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深厚而广泛的友情,心理上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受。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不断体验着成功的感受。如果再适当地引入音乐则更是画龙点睛。另外教师的参与也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只要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体育游戏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并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奏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上一篇:信息化侦查背景下同一认定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浅议篮球运动员的积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