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底板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31 04:45:28

浅谈混凝土底板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要求控制温度和干缩裂缝,降低水化热,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超厚大体积、裂缝、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一、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情况

西部服务中心工程混凝土采用昆山苏兴混凝土公司、昆山盛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昆山联合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的商品混凝土,工程地下部分均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基础底板混凝土等级为C40P8,工程地下建筑面积约29268.9m²,采用桩筏板基础,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底板基础厚度有800mm、1300mm、1600mm、1800mm、2000mm、2400mm;,底板东西方向长153.6m,南北方向长115.8m,底板由混凝土后浇带分割成11个区域,底板混凝土总用量为23258m3,最大一次混凝土用量为4050m3,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间为:2013年6月20日至2013年10月12日。

二、设计要求

1、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砼中宜掺入20%的优质粉煤灰及缓凝高效减水剂,试配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中。

2、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3、基础底板板厚≥1000时,宜采用分层浇筑,阶梯式推进,每层砼在初凝前完成上层浇筑,严禁出现施工冷缝。

4、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温降梯度不得大于30℃/d。

三、施工工艺

1、原材料

1)根据调查研究和三家搅拌站的推荐,底板混凝土均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由于矿粉细度大具有水化硬化特点,当有硅酸盐水泥激发时,其活性到更充分的发挥产生水化热导致混凝土硬化收缩,增加了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的可能性,本工程由苏兴混凝土有限公司未掺入S95矿粉。

3)粉煤灰掺到混凝土中后,能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但会对早期混凝土有影响。本工程选用性能良好、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二级粉煤灰。

4)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混凝土采用补偿混凝土,考虑到HEA型高效抗裂膨胀剂具有塑性期膨胀与硬化期膨胀的双重效果,充分补偿混凝土收缩,小掺量且兼有膨胀、减水、防渗、抗裂等复合功能,按照混凝土胶凝材料的10~12%掺入混凝土,预计限制膨胀率可达到0.02~0.04%。

2、配合比

现场考虑到混凝土的热量主要来自水泥的水化热,因而精心设计配合比,采用掺入粉煤灰和减水剂的“双掺”技术,减少每m3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底板C40P8混凝土配合比表

供货厂家 矿粉 水泥 砂子 石子 水 粉煤灰 外加剂 HEA掺合料

昆山盛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70 308 687 1052 168 46 ZWL-A-II

奈系 42

8.06

昆山苏兴混凝土有限公司 ― 385 710 1065 170 50 YX-600

奈系 44

9.14

昆山联合混凝土有限公司 98 212 727 1068 165 83 YD-1

聚羧酸系 31

3.93

注:表中为每m3混凝土中的各种材料投入量(Kg)

3、施工

1)搅拌

由于混凝土中掺入了HEA型高效抗裂膨胀剂,其掺入量较少,在混凝土搅拌时间上比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延长30s以上;对于进入现场的每辆搅拌车,现场对每辆车中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测定,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出现混凝土离析和分层现象。

2)浇筑

对于11区和4区短边浇筑区段,区域面积不大,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方法,对于3区、5区、6区、10区、12区面积较大的区域,采用分段分层踏步式浇筑方法,浇筑时,先低后高,底板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400mm,沿长边分层推进,水平分层均匀下料,防止产生混凝土离析,在送料管出口加软管,使出料口尽量靠近操作面。

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10~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泡为准。振捣时,快插慢拔,振点位置分布均匀。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以免振捣不实,造成渗水通道。

3)温控

测温导线用细铁丝固定在φ16钢筋上,钢筋长度高出板厚5cm。从钢筋端部5cm向下量取不同测温点深度,将温度传感器顶端的灵敏元件固定于各测温点处,埋置测温导线时注意测温金属探头不得接触钢筋。浇筑混凝土前将插头包裹好,以免被污染。

设置专职测温工及技术管理人员,测温工应将当日测温表项目填写完整并签名后,及时交给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使管理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各部门应及时对有代表性的孔位掌握测温记录值。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

4)收光与养护

当混凝土浇到板顶标高后,应用 2m 长铝合金刮杠将混凝土表面找平,控制好板顶标高,然后用木抹子拍打、搓抹两遍,开始喷雾养护。混凝土终凝前 1~2h,提浆机二遍收光。

在混凝土收光完成后,现场底板采用两层塑料薄膜和一层土工布进行覆盖,待混凝土终凝后3~5h,在上面蓄水30mm深进行养护,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免遭日晒与热风造成的混凝土表面失水以及表面温差产生干缩裂缝,特别对掺入HEA微膨胀剂的混凝土,在硬化初凝期,使其处于潮湿状态养护,使膨胀剂充分发挥膨胀作用,可有效的补偿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干缩裂缝。

混凝土塑料薄膜+土工布覆盖蓄水养护照片

四、质量控制

1、原材料控制

1)在预拌混凝土供商确定前,业主、监理、施工三方均到搅拌站实地进行考察,考察其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能力,运输距离及混凝土的质量,经考察分析,由于现场混凝土需求量大,依靠一家混凝土难以保证混凝土的供应,故选择三家。

2)碱含量控制,经检测,水泥的碱含量为0.58%,粉煤灰的碱含量为0.74%,矿粉的碱含量为0.43%,C40混凝土的碱含量在1.84kg,总的碱含量未超过3kg/m3。

2、施工控制要求

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到混凝土公司实地进行监泵管理,严格把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及原材质量,现场收料人员根据混凝土送货单(一车一单),对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并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目测。

2)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清理与湿润处理,安排专人负责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过振,确保均匀充分。

3)底板混凝土在其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在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表面收浆抹平时,边退边抹,禁止在刚抹好的底板上行走。

4)为了防止底板后浇带部位裂缝和渗漏,施工前认真清除浮浆、浮石和垃圾并浇水湿润,再浇筑适量的去石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5)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2小时内安排专人定时查看,定时养护。

五、创新点分析

1、本工程通过工艺改进采用MCU-32自动测温技术,有效的控制温度应力。

2、根据混凝土施工方案,底板施工正值夏季,采用降温法施工,重点是减少温升值,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即要求搅拌站在混凝土中掺入冷却水,一般水温控制在5~10℃,在浇筑混凝土后,采用土工布覆盖蓄水养护,养护用水和混凝土内部温差控制在20℃以内。

六、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粉煤灰掺到混凝土中后,能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近似地以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预计节约成本29.6万元。

2、社会效益

本技术与其他相关措施相结合,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保障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七、小结

通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和掺合料选用及控制,加强混凝土坍落度检测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提高了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上一篇:浅谈国际公路工程施工测量 下一篇:浅谈钢结构厂房工程施工中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