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培训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2-08-31 04:17:29

关于教师培训模式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如何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施新课程以来,从上到下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许多集中培训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会研究,并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思维,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在课程改革中起先锋带头作用。

然而,新时期教师的培训工作,怎样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发展?如何在现实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创新?这是我们进修学校每位教师的职责要求与使命所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培训形势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培训需要强调的是以教师发展为中心,教师身上蕴藏着许多可供开发的培训资源和教学资源。要真正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培训创造出一个互相欣赏、彼此接纳的和谐氛围是很重要的。

以往的教师培训,一般采取的都是讲座式,要聘请专家、顾问,从宏观的理论上给以指导,这在新课程实施初期是非常必要的。一线的多数教师,需要理念的更新,这种理论知识,教师容易接受。但随着课改的步步深入,教师光有理论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它缺乏实践性,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理念的落脚点在课堂,质量的根本在于课堂,为此,探索和实践符合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需要的培训模式就更显重要。

要真正做到使培训工作行之有效,还得从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入手,搞教师自己的培训。

一、自主培训

我们的教师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有着不可替代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特点。教师培训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充电”,而是要在思想观念、行动策略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培训的策略也应是实现“外培”向“内培”的自我转化,促进教师角色的自我觉醒。所以要提倡每一位教师针对自己的实际,开展基于自我导向的“自训”活动。教师要凭借读书,各取所需,静心阅读,沉心思考,主动汲取知识营养,才能迅速积蓄自己专业成长的底蕴,实现自我专业意识、思维方式的更新。这样,教师不仅能在课堂内多给学生呈现一溪活水,也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才会把最前沿的信息、有价值的经验,能促进思考的教育理论,作为日久天长的滋养与提升,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让深度思考激发创造。

二、研讨式培训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我们的教师要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立足课堂、研究课堂、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基于这点,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理论,还要把握好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与点评、诊断与改进等一系列的教学形式,善于抓住每一个环节,在教师之间形成互动,建立以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为基本要素的教师研究共同体。以学科为单位,以挖掘教材,改进课堂为重点研究教学。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热情,激励他们多研究,在研究和探讨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更能沉下心来钻研,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孜孜不倦,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教师能针对问题展开热烈的研讨,并把这些方面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师实际运用新课程理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

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主题式培训

以课题为载体,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器。课题研究是教师掌握科研方法,走上科研之路,提升科研品质,形成科研知识,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走研究之路。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确定为课题,问题越小越好。接下来的研究,要靠自我学习,同伴互助,合作攻关,也可以形成一个个课题群,大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要根据课题内容,广泛收集、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记录整理相关材料,收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和典型范例。这个研究的过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

学校应每学期开展一至两次的交流研讨会,交流各个课题研究的情况和初步成效,学习其他课题组的经验,提高个人或学年组研究水平,并及时推广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新课程实施。

经过理论剖析、收集资料、探索实践、缜密研究、逻辑论证等系列环节,最后把研究论证的结果撰写成论文。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素质会大大提高,在研究过程中,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这样也使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科研之路。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

责编 / 齐鲁青

上一篇:数学博客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度发展 下一篇:尊重个体差异 倡导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