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时间:2022-08-31 03:13:56

矿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摘要】煤炭是世界重要的支撑性能源,全球探明的可利用能源中,煤炭占90%以上。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煤炭工业发展迅速,产量也不断增长,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型工矿企业作为煤炭采掘的主要力量,不但保证了国家生产所需的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供给,而且带动了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几十年高强度的开采背后,伴随而来的是诸多负面效应:土地资源的破坏和侵占,水体污染,大气粉尘污染,土壤植被破坏性开发,各类地质灾害及次生性灾害,生态退化等。虽然全球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煤炭产业结构依旧单一,且面临资源枯竭的紧迫局面。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在对煤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调动周边资源,尽早寻找替代产业或培育接续产业,寻求多元化发展渠道,延伸产业链终端,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区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我国对于矿区进行的集中整治主要集中在土地复垦、产业转型两方面。通过重组矿区内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土地复垦为基础方式,寻求一条适宜当地实际的多元并存的主导机制,实现以产业转型为主体的新的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

1转型发展模式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主要有产业链延伸、产业替代和多元复合三种主要模式:产业链延伸模式是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不脱离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深加工产业,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因其转型过程中风险较低,技术及管理具有相关性,且能继续利用已有资源,所以优势相对明显。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产业资本日趋壮大,下游产业将日趋成熟。同时,可在发展过程中引入外部资源,进行资源的深加工,以降低对本地矿业资源的依赖程度,延缓矿业资源枯竭的时间。产业链延伸模式又可细分为横向衍生和纵向延伸两种。横向衍生主要目标为矿区相关产业,以发展可替代资源和开发新产品为主;纵向延伸则是向下游产业发展,通过二次加工提升产品本身附加值,提升单位产品价值。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优势,发展后续接替产业,避免产业链断失。产业替代模式是依靠企业原有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资源,通过深入调查市场,将企业发展方向由原有的以开采自然资源为主逐步转变为非资源依赖性的企业发展模式上来。但是这种模式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在转型前,必须全面考察拟转型产业的相关情况,通过资金和人才的引入、多种经济成分的介入,实现整体环境的改善。多元复合模式是结合上述两种模式优势发展而来的综合型转型模式,其主要表现为:转型初期,通过产业链向上或向下延伸,使原有依赖自然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以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待条件成熟后,再引入下一步所需技术及人才,发展相关替代产业,引导企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保障措施

我国已建立的支撑保障机制主要集中在技术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三个方面。目前,在技术层面,我国已能实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而这是生态环境重塑的重要前提。其中土地复垦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需要伴随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始终;生态重建则是土地复垦的目标,目的是在人为干扰下,保持原有生态系统不退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造一个比原有生态系统更适宜的新的复合生态系统。资源的开采过程必然会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造成破坏,而作为可多层次循环利用、具有多用途特性的土地资源,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因此,矿区的复合生态系统再造必须要从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两方面共同入手。同时,矿区也应重视新技术的引进,配合相关研究工作。矿区企业可主动与科研机构合作,以多学科融合为途径,通过联合承担新型资源开发利用课题、投资进行新技术研究与实地试验、土壤重构等研究,推动技术更快进步。对于已进行土地复垦后的区域,也要进行合理规划,进行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加以利用。复垦后的土地,除补充资源开发过程中毁坏的耕地资源外,还可进行畜牧业、花卉产业、水产养殖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或以土地作为投入资本,引入具有明显生态效益、高科技含量、具备辐射效应的样板工程,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并为后续产业接续和产业替代进行先期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人才保障方面,我国十分注重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培养,通过组织建立矿区国土资源野外科学研究基地,为研究煤矿损毁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机理,培养土地复垦、矿山测量和空间信息工程储备优秀人才。同时加强高素质农民与矿工再就业培训,针对矿区复垦土地再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培训一系列产业的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开辟失地农民就业渠道。资金保障方面,我国现已形成政府机构资助、政府机构与企业合作两种独立的保障方式。在矿区企业转型过程中,成本问题一直是影响其是否能够顺利、稳定完成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机构资助在矿区转型所需资金组成中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矿区企业转型过程中所需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财政支出。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势必会对原有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再分配,部分员工由于自身技术原因将会失去原有的工作岗位,因而,对于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必须要进行安置,补偿相关费用,并在其再就业前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费用和再就业的培训费用;其次是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家有必要对进行转型的企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制定一定的资金减免优惠政策,对转型项目的基础建设所需资金予以优先拨付,免除一定期限内的部分税费,同时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区域失业人群数量。此外,对于用于土地复垦和产业转型的资金应设立转向基金账户,并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委员会,对资金的拨付及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审核。在资金构成方面,通常会引入相关企业资金,与政府拨付资金共同组成矿区整治专项资金,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进行环境整治和新产业项目的开发。在开发新产业项目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模式:分工合作模式,主要由国家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负责矿区废弃地的环境整治,包括污染治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景观塑造以及新产业开发建设等,待前期工作完成的前提下出让给私营企业进一步开发建设;项目融资模式,主要是对于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利用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来作为融资条件进行筹资。

作者:胡少雄 李洁茹 单位:张家口学院理学系

上一篇: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探讨 下一篇:员工能力与人力资本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