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轻度妊高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时间:2022-08-31 02:36:40

社区轻度妊高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特有疾病,它严重危害着母婴的健康,严重的可导致母婴死亡,因此一经发现应积极应对并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和加强产前检查工作,妊高征发病率有所下降,发病程度也明显降低,主要以轻度妊高征多见。据有关统计妊高征的发病率大约9.4%,其中80%以上为轻度妊高征患者。轻度妊高征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下肢浮肿和体重异常增加,血压轻度增高。对于轻度妊高征,药物治疗并非首选,主要是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社区通过孕期保健及时发现轻度妊高征患者,并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地健康教育,使绝大多数轻度妊高征患者的病情都能得以缓解,不需药物治疗,有少数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或继续进展,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现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介绍如下。

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有关知识

妊高征的好发因素:①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升高时;②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③年轻初产妇或高龄初产妇;④孕妇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⑤孕妇营养不良,如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⑥体型肥胖的孕妇,及体重指数>24;⑦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胎儿及葡萄胎等导致子宫张力过高;⑧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有重度妊高征病史。

妊高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轻度妊高征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可伴有轻度蛋白尿、双下肢水肿及体重异常增加,血压轻度升高。

妊高征的诊断:①轻度妊高征:孕妇血压在妊娠20周前并不高,而到妊娠20周后血压开始升高,一般≥140/90mmHg,<150/100mmHg或超过原基础血压的30/15mmHg,蛋白尿出现常略迟于血压升高,蛋白尿<0.5g/24小时,开始时可无。水肿最初可表现为体重异常的增加(即隐性水肿),每周超过0.5kg,或出现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无自觉症状。②中度妊高征:孕妇血压≥150/100mmHg,但<160/110mmHg;蛋白尿(+)即24小时蛋白尿定量≥0.5g,但<5g,可伴有水肿;但无自觉症状。③重度妊高征:孕妇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即24小时蛋白尿定量≥5g,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并有一系列头痛、视物不清等自觉症状出现。

心理护理

妊娠期在胎盘产生激素的作用下,母体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解剖和生理变化,由于孕妇精神过分紧张,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后功能紊乱,孕妇很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恐惧和抑郁的心理,这样会加重妊高征的病情。对此,应多关心患者,了解其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开导和帮助解决问题,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焦虑、恐惧的护理:从开始就要对患者以诚相待,要像对待亲人一般诚恳、周到服务,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解除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患者提出地问题时我们要耐心细致解答,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相关防治知识,充分理解和同情她们,维持她们的自尊,使其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消除其思想顾虑。

抑郁的护理:通过和患者进行交谈,密切观察患者表情变化,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轻度妊高征的康复知识宣教,讲解心理因素对此病的影响,还可以播放一些患者喜欢听的情景音乐和舒缓音乐,以改善患者的心境,从而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解除抑郁心理,保持乐观情绪,豁达开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生活指导

适当休息: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的环境,指导患者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8~10小时/日),避免劳累。

调节:患者在休息和睡眠时以左侧卧位为宜,在必要时也可换成右侧卧位,但要避免平卧位,解除妊娠子宫对下腔静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并具有利尿降低血压的良好效应。

指导孕妇合理饮食是防治轻度妊高征最重要的措施:①饮食不要过多过饱,限制热量摄入,避免引起肥胖。饮食要清淡一点,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约6~8g,油脂摄入不要过多,炒菜要用植物油,不要用动物油脂。②适当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蛋白质的摄入应高于平时,100g/日以上、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各占1/2,等量搭配饮食中的豆制品、瘦肉、鱼虾等。每天保证足够的水果、蔬菜、牛奶等食品的摄入。

鼓励家庭干预:家属与之密切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使患者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向患者家属讲解妊高征的相关知识,科学地协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指导患者加强产前保健,根据病情适当增加产前保健次数,加强母儿检测措施。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指导孕妇每天测体重、数胎动,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防止发展为重症。

轻度妊高征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健康教育虽是首选,如少数患者病情继续进展,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免延误治疗。

上一篇: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指导及护理 下一篇:社区医生应重视痔疮的预防宣传教育和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