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巴中实践

时间:2022-08-31 01:53:07

脱贫攻坚的巴中实践

春风云路人家,绯桃白李黄花,小院修竹新瓦。

荷塘月下,陶公也想听蛙。

这首描绘巴中农家生活画卷的唯美小令,作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创作时间为2001年。那时,巴中正致力于农村民居环境的“五改三建”,“池园经济”特征日益显现,这也是巴中在新世纪初期推进新村建设和扶贫攻坚的一种探索。

党的十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后,省委书记王东明两次视察川东北片区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及统筹城乡工作,大大加快了巴中新村建设和脱贫攻坚进程。尤其是在2013年10月,王东明视察巴中市并在平昌县主持川东北片区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充分肯定巴中“以巴山新居建设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事业”的做法,首次提出“美丽新村”建设要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目标。“巴山新居”也成为四川新村建设“三大名片”之一。

还是在2013年10月那次座谈会上,王东明提醒全省要充分重视四川“8000万:750万”的现实,即8000万总人口中750万是贫困人口。他强调:“到2020年,750万人的贫困不消除,而言全面小康,是说不过去的”。具体到巴中,那时是400万:83.7万。

王东明视察巴中市,曾作出5条重要指示,即:坚持统筹规划,成片推进;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坚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坚持创新机制、分类指导。这对该市“三农”工作最直接的指导意义,在于强化了脱贫攻坚在新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产业发展在新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实时防范和阻止了有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苗头,促成了巴中市实现年减贫10万人的工作目标。到去年底,全市贫困人口总量下降到38.1万人。

“十三五”以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全党共识和一致行动,巴中市新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事业继续前行――

为确保中央“两不愁、三保障”和省委“四个好”的精准脱贫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巴中市委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提出“为贫困户做好一本收支台账”的工作要求,进而形成巴中脱贫攻坚“一本台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1234”目标措施体系。

2015年,巴中市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支持下,成功实现土地整理增减挂钩指标跨市交易,有效缓解了新村建设和脱贫攻坚资金压力;今年5月和7月,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分别在巴中市召开国土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培训会和现场会,充分肯定巴中市在运用国土政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成功做法。为增强一线力量,巴中市在“五个一”基础上对699个贫困村增派一名帮扶责任人,形成“五个一+1”模式。在巴山新居建设中,巴中再出新招,探索出“合院建设”(三合院、四合院)模式,确立“三不建”(不建空置房、不建豪华房、不建超标房)工作原则,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降低了新居建设成本,密切了邻里关系。在深化农村改革领域,巴中市在“股权量化”上做文章,重点解决贫困户增加资产性收入问题,通过股权量化和对撂荒土地实施流转,较好地解决了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在小额信贷方面,重点解决基层干部怕担责和农民群众“惧贷”心理。在产业发展领域,把“三百”工程作为主导产业,推行“现代农业+巴山新居+乡村旅游”模式,积极推进康养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努力搭建电商平台。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继7月20日在宁夏“东西部协作推进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向全党发出最后攻坚令,8月8日,省委办公厅向全省发出《贯彻落实王东明同志关于脱贫攻坚指示精神的紧急通知》。巴中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强调各级党政要把“唯此为大”“念兹在兹”牢记于心,见之于行,要把各级领导力量、公共资源全面压向脱贫攻坚第一线。随后,巴中市各级领导干部便全面投身到“蹲点调研督导”行动中。

针对当前最紧要的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市扶贫移民局局长王伟表示,巴中市任务总量占全省的11.2%。目前,已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67%。余下33%的任务,巴中市有信心和能力确保8月底前全面开工,年底向省委交出答卷。

上一篇:“精准到位”促进第一书记干事创业 下一篇:在扶贫一线选拔重用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