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英文双关语和翻译处理方法

时间:2022-08-31 01:22:35

浅谈中英文双关语和翻译处理方法

内容摘要:双关是最常见的一种带有幽默目的的修饰手法,几乎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双关这种语言现象,深深植根于语言文化中。双关语历史悠久,同时因为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双关语很难或者是不可能被翻译。双关语的翻译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相当困难或不可能的。本文将就双关语的定义,双关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以及翻译的处理方法等方面来重点阐述。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提供给读者对双关语特点以及英译的理解。同时,对读者了解和运用双关,解读文学作品以及翻译工作者对双关的翻译方面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双关 修辞手法 翻译 可译性

一.双关语的定义

中文中关于双关语的定义有很多,其中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提到过“双关语即文字游戏,是利用语音相同,语义不同的条件,使某些词语或句子具有双重含义”。张涤华和胡裕树在《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解释双关语为“有意利用语音和语义条件,使词语或句子具有双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在《辞海》中“双关,即修辞学上的修辞格之一,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

英文中双关语即pun。在《韦氏大学英语词典》中解释Pun为:the humorous use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suggest two or more of meanings or the meaning of another word similar in sound(词的一种幽默用法,暗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或是与其音相似词的意思)。[1](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Dictionary,2014:1008)

二.双关语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1.双关语的不可译性

双关语因为背后都有较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所以很难进行翻译。一部分的学者会认为双关语是不可译的,翻译的困难之处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语言差异。

A.语言差异

中英文属于不同的语音体系,英文是子母排列,而汉语是表意性文字,而谐音双关语是中英文双关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因为发音不同,文字不同而使翻译陷入困境。

例如: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在这个对联中,汉语中的“暑”谐“鼠”,“风”谐“蜂”,而且前面的猫和后面的“暑”是对应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猫和老鼠;后面的蝴蝶和“风”可以理解为蝴蝶和蜜蜂的关系。因为这些词在汉语里是谐音,而如果要英译的花,就显得不可能。因为英语里的summer和rat不是谐音,翻译起来难度很大,而且很容易丧失原文的意境。

B.文化的差异

奈达在《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写到a text which reflects many concepts and literary canons of a particular isolated culture often includes information which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to translate in a distinct language-culture.[2] (Nida, 1993)文中很清楚的指出来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的困难性。因为双关语都是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很难翻译,翻译出来也很难被理解。

衣食住行,有龙则灵。(建设银行广告语)

在这里“龙”就具有双关语的作用,并且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龙”代表的寓意也不同,在中国“龙”代表着权力财富,但如果要翻译成英文,那直接翻译成dragon,就完全没有中文中“龙”的意义,而是邪恶凶恶的动物。这样因为双关语所代表的深层历史文化原因,就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或是双关语翻译的不可译性。

2.双关语的可译性

双关语的不可译性是相对而言的,而可译性是绝对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如果只注重字面或形式上得忠实,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就会丢失殆尽。在翻译双关语时若恪守忠实性必然会影响其可译性”[3](谭震华,2006:37-39)就像以上所讲,双关语确实在翻译中存在很多非常困难的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学者认为双关语是可以翻译的。翻译本质上不是在语言层面进行机械转换的技巧,而是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语言、文化的等值转换。在翻译双关语的时候,因为不同的语言结构、语言背景,一些字词的用法肯定会消失,但是如果翻译能保持原文中双关语的整体大意,那么就实现了双关语的可译性。

三.双关语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

双关语的翻译应该履行翻译的基本注意事项即:充分理解双关语所表达的意思、初步尝试用英语翻译以及利用所学的英语文化知识进行不断改进直至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1.直译

直译是翻译原文时,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起来,能完全对等的就完全对等,不能完全对等的也要大致对等。直译的理想目标是保持“神”、“形”兼备。

例如经典美剧《老友记》中一集中:

Ross:I had a dream last night where I was playing football with my kid.

Chadler and Joey: That’s nice.

Ross:No, no, with him.

在这个例句中,运用了with这个单词的两个意思,一个是“用”,一个是“和”,Ross说昨天梦见和他孩子一起玩球,其实梦见的是用他的孩子来玩球。就可以用直译的方法来直接翻译,读者都能很容易的理解。

2.意译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通常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大量的实例说明,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例如:“美的”家电,“美的”全面,“美的”彻底。(“美的”家用电器)

这则广告很巧妙的运用了“美的”这个双关语,汉语意思可以理解为美的事物,同时也表示“美的”公司,在汉语的意思很明显是“美的”制造的家电是美的,美的全面,美的彻底。但是英文翻译美是beautiful,所以就意译为:Media products are beautifulCbeautiful from top to toe, beautiful inside out。译文中很巧妙的运用了三个beautiful来呼应中文中的三个“美的”,翻译很是巧妙。

3.备注

在很多情况下,中英文是没有对应关系的词句,这时候就要用到备注,可以进一步解释说明双关语的意思。

例如:黄西在美国白宫记者年会上表演的脱口秀中,有一个情景是他成为美国公民以后,就可以有选票选举总统,他就萌生了自己要当总统的想法,因为他的母亲是姓胡,所以他的竞选口号是“Hu Cares!”。作者想要表达出他关心大众,所以请给他投票。但是中文的“胡”和英文的“Who”发音一样,那么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Who cares?(谁都不会关心你的)。翻译时需要添加备注才能很好的翻译这个双关语。

四.结语

翻译始终是一门拥有遗憾的艺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永远是翻译者无法完全逾越的鸿沟。而作为文化积淀很深的双关语翻译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既要体现出原文的意思,又要照顾双关语要表达的多重意思。中英文的双关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文化历史知识,通过直译、意译和备注的方法来巧妙的解决双关语的翻译问题。

参考文献

[1]John M. Morse.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Z]. Beijing: Merriam-Webster, Incorporated, 2014.

[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谭震华.论双关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6(4):37-39.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上一篇:鲁迅演讲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下一篇:亿万大人物3(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