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番茄跟踪与追溯系统的设计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2-08-31 11:27:44

生鲜番茄跟踪与追溯系统的设计的策略分析

摘要:为了加强对番茄供应链全过程的安全质量信息管理,在供应链中引入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对贸易项目、各参与方以及物流单元进行唯一标识,并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承载编码信息,然后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各环节信息交换。通过这套番茄安全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实施产品定位,当发生安全事件后,可及时实施问题产品的召回,查找并确认原因,同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关键词:番茄;追溯系统;EAN·UCC

中图分类号:TP 31152文献标识码:A

为本文通讯作者随着生产技术和方式的改进、国际贸易的扩大,食品生产和供给体系越来越庞大而复杂,客观上增加了食品风险发生的概率,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人们对食品消费失去信心,危及到食品企业的发展,影响到整个食品产业的声誉;另外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公信力也遭到公众质疑[1-3]。为了加强对供应链上食品质量信息的管理,在出现安全问题后能快速找到终端销售者和消费者,召回问题食品,并追溯到始作俑者,追究其责任,食品工业迫切需要引入食品跟踪与追溯体系[4]。食品跟踪与追溯体系是一种用来记录、确认与传递食品身份相关信息的工具,可改善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近20年来,国内外对食品追溯体系的研究颇多,欧盟和美国制定法规要求所有食品都能进行跟踪与追溯,日本在肉牛生产供应体制中导入跟踪与追溯系统并推广到水产养殖业,中国也实施了试点工程,不过研究主要集中在畜禽肉类产品,蔬菜产品涉及较少[5-9]。本文拟探讨生鲜番茄跟踪与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1番茄跟踪与追溯系统的组成

要实现番茄生产和流通各节点信息的无缝链接,必须用统一的商业语言对各参与方及相关信息进行标识(即编码),再结合射频识别等信息载体技术,通过在线信息采集和无线远程信息采集等方式,将信息贮存于Internet或XML,实施集中管理,这就实现了生鲜番茄的跟踪与追溯系统。

11编码体系

供应链各参与方需要就彼此间交换的信息的内容、表达和形式达成一致。交换数据标准化常使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该系统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研制,并在全球广泛应用的一套通用物品、位置和服务关系标识系统以及相应的电子商务标准[10]。其代码体系包括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全球位置码(GLN)等,应用这些编码体系可以对贸易项目、供应链的参与方以及物流单元进行唯一标识;再结合应用标识符(AI),对贸易项目的数量、尺寸、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号等产品属性进行标识,从而为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流提供基础[11-12]。

12数据载体

经过编码标识,相关资料转化成编码信息,这些信息需要一个载体来进行传递。市场前景看好的载体是电子标签码中的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该技术利用射频标签承载信息,射频标签和识读器之间通过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可识别告诉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 ,保密性强,还能监控运输过程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为食品跟踪非常有效的一种技术[13]。

13数据交换系统

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交换可采用EFI(电子表格交换)、E-MAIL、物理电子数据支持介质(CD-ROM、磁盘等)或网络技术等,其中网络技术应用前景广阔。通过Internet及XML技术的应用,实现数据集中存贮、管理,即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物流商和消费者共用一个中央数据库(见图2)[14],由相关责任人将该环节上的质量安全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其他环节上的人需要了解产品的信息,输入该产品的代号,即可从中央数据库得到,这样可实现信息的公开化,便于产品跟踪与追溯[15]。

图1中央数据库

2番茄安全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的设计

生鲜番茄产品供应链由种植、加工与包装、储运以及销售等环节构成,各阶段应为参与方及位置和食品单元分配标识,作为产品跟踪与追溯的“身份证”,并将本阶段相关安全信息上传中央数据库[11]。

21种植环节

种植者为番茄生长的每个地块分配一个编号,依据编号建立文档。每次对地块进行培土、施肥、打药和采摘时,均需对详细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并将记录的信息及时上传中央数据库。采摘后,为产品分配一个批号,这样结合批号和种植者组织机构代码就能确保追溯。为了识读方便,种植者还应当在标签上标出人工可识读的产品信息,包括种植者代码、产品名称、净重、批号、收获日期(可选)和农田代码(可选)等。如果日后需要召回产品,标出收获日期和农田代码将会非常有用。

22加工与包装环节

在生产企业,番茄原料被清洗、挑拣和分级,最后包装成物流单元。记录原料来源和批次、加工时间和工艺参数(如洗涤液的浓度、作用时间等),并为其分配批号,将相关信息上传中央数据库。除了生产者的组织机构代码外,本阶段还产生产品信息标签,包括箱/盒的标签和托盘上的标签两种。

221箱/盒的标签

箱/盒上的标签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人工识读的数据,包括产品名称、原产地、规格、包装日期、批号、净重等;另一部分为承载数据的条码,采用EAN-13条码作为该番茄产品的唯一标识,如图2中的5425004000033(GTIN号),而后面的UCC/EAN-128条码表示了种植者的国家批准号码(AI 703X)和农田代码(AI 251)的信息,其中如果没有国家批准号码(AI 703X),也可用供货商全球位置码(AI 412)表示。这样在标签上建立了生产企业与种植者间的联系。

图2箱/盒的标签

222托盘上的标签

用于托盘/物流单元级别的数据项包括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对应应用标识符AI 00)、贸易项目的GTIN(AI 02)、贸易项目的数量(AI 37)、托盘化日期(AI 13)、净重(AI 310X)、原产国(AI 422)、农田代码(可选项, AI 251)等。也分为人工识读的数据和承载数据的条码,条码用UCC/EAN-128码表示。如图3。

图3托盘的物流标签

23分销/零售环节

为了便于POS扫描,零售番茄必须要有一个EAN-13条码表示的GTIN,如图4。同时,应以人工可读方式在标签上标注产品名称、批号或SSCC、种植者批准许可号码和/或包装者批准许可号码、净重、保质日期(可选)等信息。

3系统的应用

产品质量可能出现在供应链的任意环节,实施追溯必须确保各参与方采集上环节信息、记录并上传本环节的相关信息,同时建立追溯数据间的关联性。种植环节通过种植者组织机构代码和原料批号来保证追溯;加工与包装环节通过原料托盘的SSCC与产品的GTIN关联,实现生产商与种植者间的链接;分销/零售环节,销售商通过产品托盘的SSCC与销售商的GLN关联,实现生产商与销售商间记录的链接,保证可追溯;而消费者,则可通过产品的GTIN和产品批号,上数据库的网络平台,点击产品追溯,即可获得产品从种植、生产、包装到销售所经历的流通路径,同时获得各节点的相关信息。图4零售产品标签

4结语

生鲜番茄常用来制作沙拉或当作水果食用,其安全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实施番茄全过程信息监控,以及如何在产生问题后快速实现产品召回面临挑战。建立跟踪与追溯系统,可以将番茄种植、包装、销售各个环节相关信息全部采集到中央系统,通过Internet实现数据无缝链接。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件,能通过该系统查找并确认原因,还能落实到具体单位的具体责任人,如谁在什么时间、哪块农田、施用何种农药,几时采摘番茄,是否过了安全间隔期等;同时还能通过该系统了解产品的具置,快速实现问题产品的召回。因此,其应用前景广阔。

上一篇:分布式管理控制式计热表 下一篇:如何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