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08-31 11:24:16

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程序化健康教育对小儿热性惊厥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教育组53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教育组按整体护理程序对患儿及家长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结果:程序化健康教育组家长掌握相关知识和依从性明显高于一般健康宣教的对照组,教育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小儿热性惊厥防治知识,为积极应对疾病提供了帮助,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关键词】程序化健康教育;热性惊厥;依从性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279-02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对102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并与一般健康宣教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科收治热性惊厥患儿102例,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4个月~7岁,抽搐诱发体温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将10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教育组53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病因、病情状况以及诱发因素等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2 教育方法:两组教育者均为管床护士,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教育组按整体护理程序对患儿及家长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评估。管床护士全面收集患儿的资料,认真进行护理体检,并确立护理诊断。(2)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根据对患儿个体的评估和确定的的护理诊断,制定合适的健康教育计划。(3)实施。教育者首先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配合,然后根据评估情况因人施教。(4)评价。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不断评估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便随时修订教育计划[2]。评价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不仅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患儿得到的实际效果评价,对出院前1天教育者再进行全面评估,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出院指导。

1.2.3 教育形式:对照组采用个人宣教和工休座谈会形式,教育组主要采用一对一的个案教育形式。口头讲解结合示范操作,使家长掌握热性惊厥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预后以及家庭护理等知识,并提供健康教育的小册子及有关书籍。最后对患儿家长采取提问,对不能正确回答的健康教育知识,再讲解1次,以巩固教育效果。

1.2.4 教育内容:对照组教育内容:(1)向患儿家长讲解热性惊厥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发热可能持续的时间,使家长对疾病有初步了解,减轻家长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2)指导家长学会观察体温变化,识别并报告体温升高的早期表现和体征。热性惊厥好发于病初体温骤升时,通常30~60分钟肢端发凉的过程体温上升快,体温每升高1℃,脉搏加快15次/分钟,故应及时测体温或脉搏,并结合颈部皮肤灼热感估计是否高热。(3)掌握常用退热方法,说明退热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宣传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好处和方法。(4)饮食指导。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鼓励多饮水或喜欢的果汁饮料等。(5)纠正家长的认识误区。患儿发冷时予保暖,以减轻寒战。患儿一旦四肢暖和应解松衣被,以利散热。(6)预防复发的健康教育。(7)发作时的紧急处理。向家长宣教热性惊厥患儿应备好必要的急救物品和药品[3]。当患儿在家中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不要惊慌,应让患儿平卧,头侧向一边,并按压患儿的人中穴,解开衣领,用软布包裹筷子放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一般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停止,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抢救治疗。(8)教育组除以上常规宣教外,再根据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1.2.5 评定方法:(1)健康知识评定:两组患儿均在出院前1天应用自行设计的热性惊厥相关知识(病因、发病机理、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要点、心理护理、用药知识、急救知识、预防原则10项内容,每项10分)问卷调查测试,得分80分以上为好,60~80分为较好,60分以下为差。(2)依从性评定,两组患儿均在出院后应用自行设计的出院指导内容(即:预防呼吸道感染,退热药和抗惊药的使用办法、掌握惊厥的现场急救方法、注意事项,合理饮食)问卷调查,5项都能完全按要求去做的为完全依从,否则不依从。(3)复发率统计评定。所有入组患儿均随访2年,统计复况。

1.2.6 统计学方法: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其余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以P

2 结果(见表1、2、3)

3 讨论

程序化健康教育将护理程序运用于健康教育之中,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为护士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程序框架,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5],将健康教育的操作体系从一般知识的宣传转变为以患儿为中心的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和监测评价,体现了个性化服务的理念,能有针对性地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及实施教育。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评价地进行健康教育,使教育计划不断得到补充和修订,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程序化健康教育是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实践模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健康的行为和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程序化健康教育还有利于建立护患间互动平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提升护士及医院的形象,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 莉,蔡方成.热性惊厥预后与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52.

[2] 刘 岩.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14.

[3] 桂红民. 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家庭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43.

[4] 李玉芬,张宝华.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B):15.

[5] 李淑娥,黄叶莉,杨桂娥,等.护理程序在门诊手术室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5,22(5):92.

收稿日期:2007-04-13

上一篇:中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