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可以大战雾霾?

时间:2022-08-31 09:36:42

植物可以大战雾霾?

滴水观音除灰尘,君子兰释放氧气,橡皮树除有害物,文竹灭细菌,银皇后净化空气……似乎不管空气有什么问题,总有一款植物适合你,然而,这不过是商家借着“雾霾经济”炮制的另一番谎言。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雾霾成为每个中国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年初,京津冀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年终,雾霾侵袭江浙沪地区,继而一路南下,连一向空气质量优良的海岛城市海口也未能逃过一劫。空气污染也不再是北方的专利,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雾霾波及中国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全年平均雾霾天为29.9天,创下52年来之最。

随着雾霾而来的,则是越发火热的“雾霾经济”,除了口罩、空气净化器等“标配”外,绿色植物被一些商家包装成了“抗雾霾神器”,一篇名为《家中常摆这些植物的好处》则给13种植物分配了各自的“功能”:“滴水观音除灰尘,君子兰释放氧气,橡皮树除有害物,文竹灭细菌,银皇后净化空气,铁线蕨和常春藤吸甲醛,吊兰吸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芦荟空气清洁器,棕竹除重金属污染和二氧化碳,龟背竹夜间吸收二氧化碳,发财树化烟的废气,仙人掌减电磁辐射。”

买上一盆绿植,又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何乐而不为?然而,这只不过是商家借着“雾霾经济”炮制的另一番谎言,消费者为此付出的钱财买到的,只是些许心理安慰而已。

植物除雾霾的说法大概来自落满灰尘的树叶:叶片表面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光滑,在显微镜下,它们其实粗糙不平,一些叶片还具有毛等结构。这些粗糙的结构增加了叶片的表面积,当灰尘落在叶片表面,就被吸附在缝隙中,其原理和地毯类似,而PM2.5这样的微粒更是能进入植物叶片,停留在叶片内。植物的这种作用有一个专有名词:滞尘效应。

如此说来,植物真的能吸附雾霾?对于室内绿植而言,这恐怕只是一个笑话,因为叶片能吸附的灰尘都是被动落在它上面的,而非植物主动去吸取的,即使植物能将周围小环境的灰尘吸附,对更大范围的灰尘也是无能为力。

关于植物的滞尘效应,刊载在《园林》杂志上的一篇《广州市立体绿化的滞尘效应研究》指出,按滞尘能力大小排序,8种植物中,杜鹃是绿萝的12.5倍;而按滞尘总量大小排序,则分别是简易草坪式屋顶、高架桥和人行天桥绿化、墙面绿化和桥壁绿化。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滞尘量受到叶片面积和绿化面积的影响较大。

这只是对室外绿化的研究成果,事实上,成片种植的绿化能有效降低风速,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的灰尘更容易沉降,从而达到减少尘土飞扬的目的。而室内的风速一般在0.3米/秒左右,如此的空气流速根本无法让灰尘顺利地在植物身上停留。

此外,靠植物来吸附灰尘还有一个大问题:植物并不能自行清除叶片上的灰尘,必须借助雨水的冲刷,否则,叶片上如果沾满灰尘,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由此可见,除非你打算把家里栽满植物,不留缝隙,否则,想靠植物的滞尘效应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你恐怕只能成天呆在植物旁边了。

上一篇:浅谈英汉问候语的形式及禁忌 下一篇:面向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现代生产管理系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