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效课堂在展示环节中的低效现象

时间:2022-08-31 09:25:17

浅析高效课堂在展示环节中的低效现象

生命以展示而自信,课堂因展示而精彩。“展示”作为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在课改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然而具体操作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做法会导致高效课堂出现低效现象。

一、顺序缺少安排,不能突出重点

有的时候展示不分主次,只是按照题号顺序展示,平均分配展示时间,有可能导致次要题花时太多,而重要题没有足够的展示时间。其实,展示时一定要遵循“要题优先展示”“次题最后展示”,要题全班展示,次题组内展示的原则,以确保展示的高效性。

二、代表随意指定,缺少针对性

由于各种原因,上台展示的代表往往由老师临时指定,或由小组长按次序指派;要么每次只让优生展示,要么全让学困生上。其结果,就有可能会出现:该生展示的内容100%的正确,做错的学生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全班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做错该题,让参与展示的多数学生浪费时间。这样做,没有学习困难的“优生”受害最深,长此以往会出现“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再说,展示代表固定请学困生,有可能导致其他长期学生不认真完成“导学案”。其实,参加展示的学生理应是代表了某题的某种错误类型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展示才对具有同类错误的学生具有教育作用。所以,老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改变只有正确的才能上黑板展示的观念,错题多让中间生来展示。其次,老师要能明察秋毫,准确选择展示对象。

三、内容摊大求全,缺少选择

“导学案”中需要展示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多数人不理解的、少数人不理解的、个别人不理解的。第一类题应该是面向全班的,是大多数学生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是效益最大化的。其余两类题,只适合在组内展示。假如老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自己无法选择,只好“由课代表临时指定各小组展示导学案的不同内容”,导致每道题都必须展示,一道也不敢不展示。这样就出现了低效现象:只有个别学生错误的题,甚至全班无误的题也要展示,结果多数学生“陪绑”,浪费了时间。

四、方式单一死板,不能激发兴趣

黑板是教室的主阵地,因此,很多时候,老师会理所当然地把它当作展示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平台。课堂上,很能看到一大堆学生挤在一块黑板前,有写有说,很热闹,但难免有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甚至故意捣乱者,这样,就导致了课堂的低效,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学习兴趣。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内容较多,一次不能展示完毕,需要多次展示的时候,单凭黑板展示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其实,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多媒体屏幕展示、小组内部交换展示、小组讨论口头展示、师生问答展示等。应该说各有所长,可以灵活地在课堂上使用。比如,有班班通学校,只要把展示对象在投影仪上一放,不就行了吗?有的题,只要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一交换练习,就可以达到黑板展示的效果了,既快又效果不赖。

五、认识肤浅,缺乏深度

由于展示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水平决定了展示层次的肤浅,即使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后,恐怕也达不到揭示错误原因并总结规律、方法的深度,必须依靠老师启发、引导、解析。假如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或没将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就很难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得益和提高岂也将大打折扣。

总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细节处理得不够严谨,授课规程不够规范,课堂管理粗放随意,一定会导致课堂的低效。要克服高效课堂的低效现象,就必须从克服低效的展示开始。展示不仅仅是让少数学生表演,更不只是展示答案,也不是由原来的老师板书讲解换成学生的板书讲解。要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和条件,让尽量多的小组同时展示。展示重点是经过小组讨论沉淀下来的方法、规律和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通过展示能够引起全班学生的思考和借鉴,达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的目标。老师要对展示的内容和展示的学生有设计,确保展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展示过程中老师要巡回指导,认真思考,努力将当堂内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要尽量书面展示,展示的学生书写要工整认真,板书规范,效率要高。未到黑板展示的学生要认真修改订正学案,使全体学生在展示环节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有事可做。

(作者单位 酒泉第五中学)

上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欣赏评价能力的提高 下一篇:数码互动实验室在药用植物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