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时间:2022-08-31 08:05:56

浅谈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差、创新能力缺乏等忧人的现状,如何培养出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技能型的合格劳动者,这是我们中职教师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就一体化教学内涵、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意义以及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的探索和实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索体会

中图分类号:TN71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7-0000-02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我校紧跟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对部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实行了一体化教学的尝试和探索,教师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和靠拢,实训场地逐步改造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我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将来成为社会建设的合格劳动者,我积极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并在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方面实施了一体化教学的探索,现将一体化教学的思考、探索、实施总结如下。

一、一体化教学

(一)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就是以国家职业资格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专业一体化教学处于初级阶段。我校就是将实训设备和教学设备整合一处,将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整合、分解,教学和实训都安排在一体化专业教室中进行,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专业教室里按照项目教学或者任务驱动教学来完成若干教学任务。

(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其核心内涵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学中做,做中学。其特征是学校办学与企业管理一体化、企业车间与实训教学一体化、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一体化、学生和企业职工一体化、实训任务与生产任务一体化。其教学条件是:教学场地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课程结构一体化、评价机制一体化、育人环境一体化。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一体化教学整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做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究性,既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与职业技能有关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其他能力的培养,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当今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就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大部分脱节的局面。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地破解了这个局面,一体化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的融合,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边学边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一体化教学为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使用工具书、互联网等相关工具,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一体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情绪,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元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一)以日常生活中电子产品激发学习电子课程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放大电路的应用时,通过焊接收音机等小电子产品,突出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与生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将教学任务内容与日常实践相联系,提高学习的能动性。学生往往对简单的、重复的操作,感觉乏味,提不起精神。我们可以在一体化教学中针对具体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设计中列举工厂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故障原因,并积极主动掌握维修的要点,这样就可以把实训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比如,在学习稳压电源任务时,引入先进电子控制电焊机的维修实例,因势利导,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查阅资料,解决维修实例中电路的原理和维修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通过月月竞赛,提高探究主动性,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竞争力。我们每月都组织班级之间、班级小组之间进行技能竞赛,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月月竞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基础与技能操作水平,从而形成学生自我学习和教师指导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我能行”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于电子电路,必须通过电子仪器仪表才能反映电子电路的相关参数、数据、波形等,并要掌握电路原理图与实物装配图之间的转换,要成为电子技术方面的操作能手就必须通过一体化教学的学习和训练。因此,我认为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狠抓学生基本功练习。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学会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具备线路板上元器件的焊接能力;识读辨别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并可以能够使用万用表测量其相关参数。

(二)合理安排一体化学习任务,把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的穿插时机。对于每个学习任务中理论知识点的学习,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安排,比如在电子仪器的使用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边讲授边演示,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练习,引导学生快速入门。比如在放大电路的学习任务设计中,可先让学生动手装配与测试,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查阅资料以及使用电子仪器获取相关数据,进而得出集成运放组成的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只取决于反馈网络的电阻与输入电阻的比值,与集成运放本身的参数无关的结论。这种由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结论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认真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每个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为前提。起初的几个学习任务都要将电路原理图中的元件与其对应的实物进行对照学习,由学习小组共同设计完成万能板上的电路装配图。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电路故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和锁定故障部位,直到排除故障,这个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经过自己辛苦努力可以获取的成功,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及时总结评价,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在每个学习任务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学习小组之间的互评和自评活动,做到激励先进、督促后进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五)改变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平时成绩算入结业成绩。 改变过去以理论考试和实验报告成绩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而是根据学生在一体化教学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操作情况、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正确性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合格的社会劳动者。

我认为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积极投身到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中去,主动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知识、新技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兴龙.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国兴.电子技能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高职院校软件专业JAVA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信息课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