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演绎希尔顿

时间:2022-08-31 07:21:10

一个苹果演绎希尔顿

他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20岁那年,美国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几乎一夜之间,他变得一贫如洗。他被迫离家出外闯荡。那天,他饥肠辘辘地踌躇在达拉斯市街头,他已经两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突然草丛中一只小灯笼般的红苹果映入他的眼帘:“这也许是上帝送给我的早餐吧。”他的心一阵狂跳,双手颤抖着把苹果拾起来,正想大咬一口,可是他咽了咽口水,很不舍地把苹果放回到口袋中了。“还是留到最关键的时候再吃吧。”他想。

就这样,他怀揣着那只异常珍贵的苹果,半躺在达拉斯市车站门口的一个石墩上,沐浴着和煦阳光,看着身边的人来车往,心中充满无限的幻想。中午,他用那只苹果跟一个背着画板路过的小男孩换了一支彩笔和10张绘画用的硬纸板。不久,人们便看到一个满面阳光的年轻人在接站的人群中,兜售一种用纸板做的东西:“出售接站牌,一美元一个。”那天晚上,他吃上了美味的汉堡包,并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廉价的旅馆洗了个热水澡,美美地睡了一觉,此时他口袋中还剩6美元。两个月后,他的接站牌由硬纸板变成了制作精美的迎宾牌,他还雇了3个人给他打下手。

一年后,他的存折上有了5000美元的存款,可是他仍认为这样赚钱与他的理想差距太远。有一次他牵着心爱的小狗在繁华的达拉斯街头溜达,突然发现整个达拉斯商业区居然只有一个饭店。他想,如果在这黄金地段建一栋高标准高档次的大型旅馆,肯定会很赚钱。

他觉得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最适合建旅馆。于是,他去找这块地的地产商老德米克,精明的老德米克当然知道这块地有多么宝贵,开出了30万美元的高价。年轻人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却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设想的那个旅馆测算。当他们了解到他只有5000美元现金时,讥讽道:“年轻人啊,你不是在做白日美梦吧?你就等着下辈子再建吧。这至 少需要100万美元的资金。”年轻人并 没有气馁。他用手中的5000美元买了一个郊区小旅店。不久,他有了5万美元 盈利,然后他找到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还不够购买地皮。

他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购买那块土地的协议,土地的出让费为30万美元。眼看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就要到了,年轻人却只带了少许美元找到老德米克:“我买你的那块土地,是想建造一座这个城市最气派的旅馆,而我的钱却只够建造一个一般的旅店。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你的地。”老德米克恼火了,不愿意和他合作了。

年轻人很有耐心,他十分真诚地告诉老德米克:“如果我可以租借你的土地的话,我的租期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的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你完全可以收回你的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建造的旅馆。”老德米克一听,心中暗喜: 世上竟有这样的好事?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还有可能获得在这块土地上新建造的豪华旅馆,何乐而不为?于是,这笔交易一槌定音。年轻人当即支付了第一年的3万美元租金。这样,他省下27万美元,可与建造旅馆所需要的100万美元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年轻人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银行贷款,希望你能给予支持。”老德米克很生气,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了。

他拿着从老德米克那里获得的土地使用证书,顺利地从银行贷到了30万美元,加上他原有的7万美元,就有了37万美元。这笔资金距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富翁,请求他一起建造这个旅馆,这个富翁出资20万美元入股。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57万美元。1924年5月,他的旅馆在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动工了,当工程建到一半时,他的57万美元已全部用完,他又陷入了困境。经过几天的苦苦思索,他不得不又找到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旅馆继续完成。他说:“如果旅馆一完工,你就可以完完全全拥有它,不过你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你10万美元的租金。”

这个时候,老德米克感觉到自己已经被深深套住了:“如果我不答应,自己投入的钱一分都收不回来。况且,自己并没有吃亏——旅馆建好后,自己不仅可以完全拥有它,而且连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租金。”老德米克心甘情愿地掏出巨额资金来继续建造旅馆,直至旅馆竣工。

1925年8月4日,以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命名的旅馆建成,它就是著名的达拉斯“希尔顿大饭店”。建造这个大饭店的年轻人就是后来名噪全球的世界旅馆之王康拉德·希尔顿。他创立的希尔顿旅馆帝国,在世界各国拥有数百家旅馆,资产总额达7亿多美元。

从仅有的一个苹果到拥有7亿多美元的资产,这笔巨额财富的积累,希尔顿仅用了17年的时间。当希尔顿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他平静地说:“上帝从来都不会看轻卑微,他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尽管上帝只给了他一只苹果,他却凭智慧用这只苹果赢得—个世界。

摘自《读者》

上一篇:古代官车有讲究 下一篇:柯秋平:神奇车膜“贴”出亿元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