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学育德”路径优化探析

时间:2022-08-31 06:27:03

大学生“助学育德”路径优化探析

[摘要]“助学育德”是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优化的载体。助学育德根本在于育人,寻求经济帮扶与思想扶助的统一,实践锻炼与全面培养的统一和重点帮扶与全体教育的统一,让大学生怀着感恩的情愫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勤工助学 实践育德 感恩情愫 科学发展

“助学育德”,是指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优化,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助学”与“育德”并举,强调“助学”更要“助德”的一种科学助学模式。助学育德载体不仅具有助贫解困的功能,而且还发挥着积极的育德功效。它在为学生提供经济扶助、搭建实践平台的同时,更教导他们学会感恩,铭记诚信,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针对高校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贫困生较多的情况,我们应建立更全面的助学体系,提供更多有效的助学方式,帮助更多的、需求程度不同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要把育德作为整个助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物质援助的同时给予精神安慰,在学习资助的同时不忘思想扶助,在实践锻炼的同时力求全面发展,在重点扶助的同时注重全体教育,大力增强勤工助学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助学育德”的内涵

“助学育德”的基本内容。勤工助学,是指大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自立能力,提高其思想觉悟,解决大学生经济困难的有效手段。“助学育德”,是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优化,一方面为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物质生活补给提供机会,让学生体悟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长期在校园里读书,对社会缺乏了解,通过勤工助学,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了解和接触社会,为社会服务,在实践锻炼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助学育德”的基本特点。一方面,勤工助学与专业优势相结合。在分配勤工助学岗位时,应尽量依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技术要求高、专业性要求强的岗位更应优先安排那些学有专长的学生,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专业知识的价值所在,加深对专业的了解,稳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勤工助学的德育功能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学校应加强对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保护学生利益,维护校园稳定。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勤工助学系列培训,并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与勤工助学、择业就业有关的讲座,以帮助同学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培养礼仪素养、提升应用技能、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

“助学育德”的基本功能。勤工助学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功能外,还蕴含着德育的教化、浸润功能,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功效,在点点滴滴中激励人、教育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需具备的素质不仅仅体现在智力方面,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非智力方面。比如思想品德、责任心、事业心、心理素质、自理能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以德育人的目的,换言之就是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后所达到的或者是应该达到的效果。众多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在思想上、生活上都受益匪浅,培养了刻苦学习、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了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和回报社会的意识,培养和锻炼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助学育德”存在的问题

勤工助学孕育着巨大的德育教育功能,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对勤工助学活动的认识不全面。许多高校的有关部门仅仅把勤工助学活动停留在对大学生的经济扶助上,认为勤工助学工作只要做到为大学生提供助学金或岗位从而解决其经济困难就够了,因此便忽视了勤工助学活动后续过程的系统管理、监督和对结果的评估、奖惩。学生在工作中便普遍缺少热情和责任感,认为勤工助学只是为了钱,其它的都是形式而已。也有高校认为勤工助学活动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占用了学生学习时间,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因而只是完成任务式地做些表面工作。虽然也有部分高校认识到了勤工助学是高校教育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却不知道要充分体现出勤工助学的教育本质,仅仅注重一些片面工作和片面数据而忽略了它的实践过程和教育成效,结果得到的也只是片面的规模扩大、岗位增多。

勤工助学活动层次较低,方式不够科学。从一定程度上讲,勤工助学也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以及让他们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高校勤工助学方式过于单一,它们提供的大多数工作缺少科学技术含量,也与学生的专业没有丝毫联系,根本就是单纯的体力型工作。这种做法让勤工助学与学校的学风建设、学生学习以及今后就业脱节,一定程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片面强调特困群体。高校中存在的“三困生”(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大都得到了物质上的帮助,但是在思想、心理和人格等方面所获得的个体教育和帮助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勤工助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所面对的对象应该是高校的全体学生,而高校往往注重个别助学,却忽视全体教育,将其他非困难的学生排除在勤工助学的大门之外,使同学不能普遍地认识和体验到勤工助学的重要教育意义,也失去了一个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的有效途径。

片面强调校内岗位。据可靠数据显示,全国有2/3的高校并没有在校外设立勤工助学的岗位基地,勤工助学缺乏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勤工助学在德育这个层次上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提高责任感和综合素质。

此外,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影响勤工助学的德育功能。比如岗位不足,不能更好地满足众多困难学生的要求;在勤工助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挑岗弃岗,责任意识不强,过分依赖他助的情况等。

“助学育德”的优化路径

为了让勤工助学在高校教育的太舞台上充分展现并得到发展和优化,我们应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认真总结原因,积极寻求对策。

加强学习,展开讨论,扩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消除老师和学生对勤工助学认识的偏差。对于任何活动的正确认识应该是顺利开展此项活动的前提和关键,勤工助学活动也不例外。首先,高校可以通过讲座、辩论会、主题班会的形式让老师和学生认识到勤工助学活动的重要育人功能,端正他们对勤工助学的态度。高校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引导,把勤工助学作为一项日常教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尽心尽责把勤工助学工作抓实抓好。学生怀着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勤工助学的德育功能。其次,扩大宣传力度,力求思想的创新和思路的拓宽,使家长乃至社会明白勤工助学不仅仅是高校要做的工作,而且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性教育实践活动,它需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参与。最终让整个社会成为

勤工助学工作的基础力量,勤工助学工作将在他们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健康地发展下去。

注重过程,强化教育,助学“助”到底。首先,勤工助学活动的关键在于整个参与过程,高校应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对于学生日常工作,做到细化考核、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把学生工作过程中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等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耐心指导。其次,必须将德育融入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既要做到全体教育,又要实现全程教育。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过程的教育引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发挥示范教育的功效,对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充分肯定和公开表彰,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将教育作用进一步扩大。最后,要将助学活动贯彻到底,定期总结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并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勤工助学的成果。

拓宽渠道,科学安排,形式多样化。由于高校所能提供的助学岗位数量有限,而且涉及领域也受到限制,这必然影响勤工助学功能的发挥。首先,各高校应积极尝试同校外各企业单位联系、合作,将勤工助学活动大胆向社会推进。在增加学生助学岗位数量的基础上,扩大其涉及面。其次,在充分了解学生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需要、特长、性格,分配合适的助学岗位,使之得到充分的锻炼。第三,要彻底改变形式过于单一的局面,让助学岗位从体力型走向智力型、技能型,让实践与理论很好地结合,使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于勤工助学活动,从而不断创新,提升综合素质。

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强化队伍建设。由于勤工助学活动涉及范围广,牵涉人数多,活动时间长,要规范管理并不容易。而健全的规章制度则是勤工助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它既能约束学生,也能维护学生权益。例如,制定报酬标准,建立“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的勤工助学机制、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管理监督制度等。此外,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积极发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协助管理和监督,充分利用勤工助学锻炼的机会让更多学生受益。总之,高校要以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优化“助学育德”的路径,大力提高勤工助学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上一篇:“无为而治”在现代管理中的意义 下一篇:核心人物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