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驰名商标法律概念的探究

时间:2022-08-31 04:36:45

关于我国驰名商标法律概念的探究

摘要:我国先后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驰名商标司法解释》)中对驰名商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我国《规定》和《驰名商标司法解释》对驰名商标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有关对驰名商标的相关规定,围绕着“地域”、“公众”、“知晓”三要素及有关“声誉”因素的相关规定,对我国驰名商标的概念进行探讨。

关键词:驰名商标;地域范围;公众范围;商业声誉

一、公众范围的界定――驰名商标“驰名”的基础

1.公众范围的国际实践

驰名商标需要在多大范围的公众内“驰名”,不仅是司法实践中具体认定驰名商标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界定驰名商标“驰名”的基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委员会会议上各国曾展开过讨论,主要存在“相关公众”、“大多数公众”、“普遍公众”等几种不同观点。1967年的《巴黎公约》对公众范围没有作出详细的规定,TRIPS协议将公众范围界定为“相关公众”或者“相关领域的公众”,但是“相关公众”所指不明。而1999年的《联合建议》沿用了TRIPS协议中“相关公众”在第一章第二条第二款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此种规定,后来被新加坡2004年《新加坡商标法》采纳。

2.我国的相关规定

我国《商标法》起初使用过“相关公众”这一概念,但是并没有进一步规定,而是后来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解释》)第8条中作出了规定:“商标法所称相关公众,是指与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和与前述商品或者服务的营销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经营者。”为了使有关驰名商标的相关公众规定保持与国际公约精神相一致,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中的第二条规定:“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至此,我国在商标“域内”驰名前提下对驰名商标的“驰名”所涉及公众范围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在立法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立法不足及其完善

总体来说,“公众范围”包含着两种限制。一种是地域限制,即“公众范围”应该被限定在“域内”――被请求保护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地域范围,反对将其范围扩大至“域外”,即被请求保护的国家或者地区之外。原因在于,每一种商标都有其相对的消费者群体和使用范围,所以对于驰名商标也不能刻意地强求其为所有地域内的所有消费者知晓。一种是行业限制,即“公众范围”应该被限定为相关领域或者相关行业内的公众,反对以所有领域或者所有行业内公众的视角来界定“公众范围”。因为每一种商品或者服务所对应的消费者群体是一定的, 所以相关领域或者相关行业内的公众对其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的知晓程度是有差别的。

我国的《规定》及《送审稿》明确具体地规定了相关公众的范围,但是与国际公约即《联合建议》和国际实践,即《新加坡商标法》相比,还是存在法律规定不完善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立法在规定相关公众范围时没有将潜在的消费者包括在内,而且《规定》及《送审稿》中对“有关的消费者”没有作出在确规定。这样的规定导致驰名商标认定的标准富有“弹性”,势必在司法实践中留给司法人员很大自由裁量的空间。因此,笔者建议,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有关的消费者”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将潜在的消费者包括在相关公众范围内。

二、知晓程度的衡量――驰名商标“驰名”的关键因素

1.衡量知晓程度的两种标准

知晓程度,又称知晓广度,是指一个商标在多大的公众范围被知晓及其熟悉度。驰名商标需要公众知晓及其熟悉,但是如何衡量这种知晓的程度呢?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以相关领域公众的知晓程度为标准来衡量驰名商标“驰名”的程度。此种标准,既在理念上与驰名商标所要求的“较高声誉”因素相吻合,又在程度上确立了比一般商标更高的标准。后来,这种标准先后被各国采纳,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1995年的《联邦反商标淡化法》。另一种认为,以普遍领域公众的知晓程度为标准来衡量驰名商标“驰名”的程度。其实际操作是,法院在具体案件中,通过民意调查或者公众调查,以普遍公众对商标的知晓程度所占的一定比例来衡量驰名商标“驰名”的程度。例如,1998年4月汉堡高等法院在“YVESROCHE”商标案中明确:如果一般公众的30%知晓,该商标可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后一种所提出的标准,需要国家建立相应精确的比例规则,但是这种标准并没被所有国家接受。

2.我国对驰名商标“公众知晓”程度的认识

我国在1988年实施的《暂行规定》中使用了“熟知”这一概念,旨在说明相关公众对商标本身的认知及较高的认知程度。而后的《规定》、《驰名商标司法解释》及《送审稿》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又使用了“广为知晓”这一概念,旨在说明对商标认知的相关公众的范围及知晓范围的广度。很明显,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在认知程度上,“熟知”高于“知晓”,但是在知晓范围的广度上,“广为知晓”远远地超过了“熟知”。由此可见,我国对相关公众“知晓”程度的要求更为严格,更加注重相关公众知晓的广度。有关“熟知”和“知晓”两个概念的区分,《联合建议》第一章驰名商标的认定中的“相关公众”第2条及第3条作出了明确地规定。

3.我国驰名商标“知晓程度”衡量标准的立法空白及完善

我国虽然提高了驰名商标公众知晓的程度,但没规定衡量驰名商标的知晓程度的标准,出现了我国“公众知晓程度”衡量标准的空白,导致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不知如何衡量驰名商标知晓程度的重要问题。在解决此问题前,首先要解决的是驰名商标的知晓程度的衡量标准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以普遍领域公众的知晓程度为衡量标准,通过市场调查等方式来确定一定的比例并以此来衡量驰名商标“知晓程度”。在今后的立法中,我国在保持与有关驰名商标国际保护的精神相一致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对我国驰名商标“知晓程度”的衡量标准作出灵活规定,使之在司法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商业声誉的评价――驰名商标“驰名”的事实因素

1.国际公约对商业声誉的相关规定

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重大区别就是商业声誉的程度不同,作为驰名商标在一定程度上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呢?《巴黎公约》没有对驰名商标的概念进行界定,所以它也不会涉及驰名商标中有关商业声誉的问题,而在TRIPS协议中,第16条第2款规定没有对驰名商标的商业声誉作出直接规定,但在事实上该规定暗示了对商业声誉的要求,因为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商业的声誉程度。另外,后来的《联合建议》是对TRIPS协议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增加了认定商标驰名应该考虑“与商标相关的价值”这一因素。一般而言,商业的声誉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商标的相关价值的重要体现。一个商标,它的商业声誉越好,说明与商标相关的价值越大,更加反映出该商标的“驰名”。因此,商业的声誉也可以看作是认定驰名商标“驰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我国关于商业声誉因素的立法选择

对于驰名商标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和实务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仅考虑商标本身的知名度而不再考虑商业声誉因素;二是既考虑商标本身的知名度又考虑商业声誉因素。对于这两种观点,我国更偏向于选择后一种观点。而在《驰名商标司法解释》规定中,直接将商业声誉因素排除在驰名商标概念界定之外,我国为什么要这样的规定呢?“商业声誉”是否还是认定驰名商标“驰名”的一个重要因素呢?

一般而言,一个具有良好商业声誉的商标,在某种程度上,就应该被认为该商标具有较高声誉。这里的“良好的商业声誉”包括两点含义:一是这种声誉是商业的信誉,不是其他的信誉;二是这种声誉是好的,不是坏的。因此,一个商标在具备良好声誉的服务或者商品上使用且产生较高的商业声誉,则该服务或者商品上的商标才会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但是,什么是“较高声誉”?在某种意义上,“较高声誉”体现的是主观的一种评价。所以,“较高声誉”的判断标准,可以通过相关公众在使用该商标的商品或者享受该商标的服务的过程中,对该商标的服务或者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的评价来判断。而这种判断,我们又可以相关公众在使用该商标的商品或者享受该商标的服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知晓程度来体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较高声誉”与该商标相关公众的知晓程度存在着互相印证的关系。此外,这也更好地与《巴黎公约》、TRIPS协议等国际公约的规定相一致,不需要再将商业声誉因素规定在驰名商标的概念之内。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应该将商业声誉列为驰名商标认定的事实因素,如第五条第一款第(五)项中作出了规定,但是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解释》没有对商业声誉评价标准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因而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缺乏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陈斌.论驰名商标的认定[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02).

[2]高映.论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驰名’的界限[J].河北法学,2008(08).

[3] 孔祥俊,夏君丽.《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09(13).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上一篇:我国铝加工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 下一篇: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