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举例

时间:2022-08-31 04:31:52

复数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举例

摘要:复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中,教师有机地结合教材,适当地讲授复数在各类问题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沟通中学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开拓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问题化繁为简、转难为易。本文举例说明了复数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以期能给学生带来帮助。

关键词:复数;中学数学;解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53

一、复数与几何

复数的各种运算均有特定的几何意义,如果利用复数的性质去解某些“平几”、“解几”题,能使我们兼得直角坐标系及极坐标的 系方便:

1. 复数用向量表示,则复数加法、减法,可按照向量加法、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表示线段Z1Z2中点的复数为■,Z1,Z2两点间的距离d=Z2-Z1。

2. 复数的三角式的Z(cosθ+isinθ)表示把Z所对应的向量OZ按逆时针旋转θ角,其模不变的向量。

3. 如果■=λ(实数),则■ ∥■。

例1. 已知: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ECB=∠EBC=15°

求证:DEA为正三角形。

证明:如图建立复平面,设正方形边长为1,则A对应1,B对应1+i,C对应i,D对应0,设E对应复数Z,∠ECB=∠EBC=15°∠CEB=150°,且EB=EC

■=■(cos150°+isin150°)

即:i-Z[(1+i)-Z](cos150°+isin150°)

=(1+i-Z)(-■+■i)

(2+■+i)Z=1+(■+■) i

Z=■=■+■i

Z= ■+■i=1且■+■i=cos60°+isin60°

Z的幅角为60°

DEA为正三角形

例2. 求证: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邻边的平方和的两倍。

如图:Z1=a+bi,Z2=c+di,Z=Z1+Z2=(a+c)+(b+d)i,则OZ1ZZ2为平行四边形。

求证:Z2+Z2-Z12=2[Z12+Z22]

证明:Z2=[■]=(a+c)2+(b+d)2

Z2-Z12=[■]=(a-c)2+(b-d)2

Z2+Z2-Z12=2(a2+b2+c2+d2)

又Z12=(■)2=a2+b2

Z2=(■)2=c2+d2

2(Z12+Z2)2=2(a2+b2+c2+d2)

Z22+Z2-Z12=2[Z12+Z22]

从以上的例子看,用复数证明几何问题的步骤是:

(1)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2)根据已知条件,假定某些点或者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复数。

(3)根据假设推出与结论有关的点或者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复数。

(4)根据基本公式、复数及其运算的几何意义或者其他已知的定理、公式等作出结论。

例3. 从定点A向定圆O作任意直线AP交圆于点P,求线段AP的中点的轨迹。

解:取定圆的圆心O为坐标原点,点A和点O的连线为横轴,设点A、P分别表示复数λa(cosπ+isinπ)r(cosθ+isinθ),其中θ可以任意改变,而a和r是实常数。那么,如果AP的中点表示θ复数Z

Z=■[2a(cosπ+isinπ)+r(cosθ+isinθ)]

=-a+■(cosθ+isinθ)

Z+a=■(cosθ+isinθ)

Z+a=■

很显然,AO的中点M表示复数,M是一个定点,上式就表明动点Q与定点M的距离是一个常数■,因此点Q的轨迹是以点M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例4. ABC为顶点依顺时针排列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为定点,B在定圆上运动,C为直角顶点,求点C的轨迹。

解:如图建立坐标系,设点C,B的坐标分别为(x,y),(x1,y1)

定圆O的方程为(x-a)2+y2=r2

那么向量■=x1+y1i,■=x+yi

把向量■按反时针旋转45°再把它模扩大到■倍,便得■,于是x1+y1i=■(x1+yi)(cos45°+isin45°)=(x-y)+(x+y)i

x1=x-yy1=x+y 而(x1-a)2+y12=r2(x-y-a)2+(x+y)2=r2为所求的轨迹方程。

运用复数来解决求轨迹问题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根据已知条件,设已知点或者线段所对应的复数,并且把它们看成常数,如果动点表示复数Z,就把Z看成变数Z=x+yi;找出含有Z的等式,从这个等式判定轨迹的形状。

二、复数与不等式

1. 用复数表示区域比较形象如

Z-(2+3i)≤■ ■≤arc(Z)

2. 公式Z1≠0, Z2=0 Z1-Z2≤Z1±Z2≤Z1+Z2

几何意义是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例1. 解不等式3x-2+3x+1

解:设Z=3x在复平面内,Z-2+Z+1

例2. 如果Z1,Z2,是复数,c是正实数,证明Z1+Z22≤(1+c)Z12(1+■)Z22

证:(1)Z1=Z2=0原不等式成立

(2)Z1与Z2仅一个为0 c0原不等式成立

(3)Z1≠0,Z2≠0 c0

Z1+Z22=(Z1+Z2)2=Z12+2Z1Z2+Z22≤Z12+Z1Z2+Z22+Z1Z2=Z121+■+Z221+■≤(1+■)Z12+(1+■)Z22令c=■则原不等式成立

例3.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

求证:AC・BD≤AB・CD+AD・BC

证明:设在复平面中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所表示的复数为A(Z3),B(0),C(Z1),D(Z2)

则BD=Z2 CD=Z1-Z2 CA=Z1-Z3

BC=Z1 DA=Z2-Z3 AB=Z3

Z2Z1-Z3=Z1Z2-Z2Z3=(Z1Z2-Z1Z3)+(Z1Z3-Z2Z3)≤Z1Z2-Z1Z3+Z1Z2-Z2Z3=Z1Z2-Z3+Z3Z1-Z2

BD・CA≤AB・CD+AD・BC

三、复数与三角

1. 在证明三角公式和三角恒等式方面的应用

(1)复数表示成三角函数后,运算特别方便,反过来,复数完全可以用三角函数来解释。如图,θ的正弦是复数Z的虚部系数与它模的比,角θ的余弦是Z的实部与它模的比。而tgθ是Z的虚部与它实部的比,因此用复数来解决某些三角函数问题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我们知道,cos2θ=■ sin2θ=■

现在利用复数把这两个公式加以推广,设cosθ+isinθ=ucosθ-isinθ=ν

2cosθ=u+ν2isinθ=u-ν (Ⅰ)

再把这两式的两边分别相乘得uν=cos2θ+sin2θ=1应用棣美分式得un=cosnθ+isinnθνn=cosnθ+isinnθun+νn=2cosnθ unνn=1

从(Ⅰ)式得2ncosnθ=(u+ν)n=u2+Cn1un-1ν+Cn2un-2ν+……+CnnVn

=un+νn+Cn1uν(un-2+νn-2)+Cn2u2ν2(un-4+νn-4)+……

=2cosnθ+2Cn1cos(n-2)θ+2Cn2cos(n-4)θ+……

得一个公式cosnθ=■[cosnθ+Cn1cos(n-2)θ+Cn2cos(n-4)θ+……]

由(2isinθ)n=(u+ν)n有(2isinθ)n=2cosnθ-2Cn1cos(n-2)θ+2Cn2cos(n-4)θ-……

如n=4 sin4θ=■=■+■

(2)由欧拉公式eix=cosx+isinx得

sinx=■ cosx=■

tgx=■ ctgx=■

因此,任何三角等式均可由以上四个公式转化为代数式等证明。

例1. 求证■=ctgθ

证:左边=■=■=■=■=右边。

原式成立。

2. 在解三角方程中的应用

例2. 解方程cos4x+sin23x=1

解:设z=cosx+isinx则z-1=cosx-isinx

cos4x=■……(1)

sin3x=■……(2)( 由欧拉公式得)

将(1)(2)代入原方程得■+[■]2=1

化简并分解得(z2-1)(z8-z4+1)=0

当(z2-1)=0 z2-1 cos2x=12x=2kπx=kπ(k∈z)

当z8-z4+1=0 z4=■±■i cos4x=■

4x=2kπ±■x=■±■(k∈z)

故原方程解是x=kπ或x=■±■(k∈z)

3. 在反函数方面的应用

若θ是非零得数z=x+yi的一个幅角,则2kπ+θ也是它的幅角,但-■≤arcsin■≤■,显然角arcsin■对应的复数z=x+yi的实部不能为负,即x≥0,x=■

(上接第154页)

类似地,若arccos■是复数x+yi的幅角,则y=■

例3. 已知:x>■

证明:arctg■+arctg■+arctg■=■

证明:arctg■是复数x+i的幅角,arctg■是复数(x+1)+i的幅角,arctg■是复数(2x+1)+(x2+x-1)i的幅角,而(x+i)[(x+1)+i][(2x+1)+(x2+x-1)i]=[(2x+1)2+(x2+x-1)2]i

因此,积的幅角为2kπ+■(k∈z)

-■≤arctg■≤■ -■≤arctg■≤■

-■≤arctg■≤■

-■≤arctg■+arctg■+arctg■≤■,k=0、±1、±2时幅角为■,-■,■

x>■>0 ■>0这些角中只能有一个角■满足题意

arctg■+arctg■+arctg■=■

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复数作为一种解题辅助手段,已广泛运用在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问题中,我们应加强这一概念的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和广兆中学 363700)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下一篇:关注指令语,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