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时间:2022-08-31 03:06:35

每年除夕夜,在广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的“家庭”里,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回家过年的学员们齐聚一堂,先晚饭,然后轮流表演节目。在这几年的年夜饭上,多了一个外国老人的身影,有些连说话都有点吃力的智障学员见到他,也会很努力地对他讲道谢的话,更有学员会在他坐下时,走到他背后,充满爱意地替他按摩。这个老人就是万籁寂。

万籁寂的意大利文名是“Marazzi”,取了这个充满禅意的中文名的他却是一个天主教神父。他在1960年就被派遣到香港传教,一住就是半个世纪。虽然在香港有经常探视来自贫困家庭的教友,也义务到监狱里帮助服刑人员建立新的道德观,毕竟都不是正职,他对慈善领域还是相当陌生。

真正接触到慈善,是在2004年底,在退休前后的日子,他认识了广州慧灵的创办人孟维娜女士,受邀到广州慧灵去参观。当他看到众多行动不便、甚至不能自理的智障人士时,被深深震撼了。他回忆自己当时的感觉:“他们尽管身体有种种缺陷,但没有怨天尤人,从不愤怒,忍耐又天真,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令我感动。”

万籁寂当即问孟维娜:“我能不能留在广州,尽自己的能力去帮慧灵做一些事情?”得到了同意,这个当时已经70多岁的老人,马上收拾行囊,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新生活。

彼时的慧灵已经开始了对智障人士进行家庭式服务的探索——在2000年以前,慧灵还是采用集体住宿的模式,所有学员吃食堂,住集体宿舍,但很难给他们营造一个真正的“家”的感觉。因此,在得到一些热心人士捐助的房产以后,慧灵便开设了多个社区家庭,每个家庭分别为五六位智障人士提供晚间照顾及独立生活训练等服务。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阿姨充当“妈妈”的角色,负责生活起居照顾、独立生活训练、纾解心理问题,让学员们在互爱共融的环境下一起成长。

万籁寂来到慧灵,便在其中一个家庭住下。白天,学员们到庇护学校、工厂、农场去学习、工作、接受训练,他则在家里,帮助慧灵把一些资料翻译成英文和意大利文,又或者为慧灵申请海外的慈善基金的帮助。慧灵100%是民间自发创办的慈善机构,而且在全国十多个地区和城市有分支机构,但其资金来源只有极少一部分来自政府资助;而在香港,同样以智障人士为服务对象的富康会,每年都能得到政府的固定资助。

晚上,学员们回到家里,万籁寂则帮助家庭“妈妈”,教大家煮饭做菜,然后一起吃饭、散步、看电视、聊天。

有朋友不理解他的选择:“只要多帮他们拉捐款不就够了吗,何必住在一起呢?”

万籁寂往往这样解释:“我知道有些人是会害怕智障人士,因为他们有时会不可理喻地发脾气,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只要你跟他们一起笑啊,表示你爱他们,他们就很欢喜的,只要有人尊重他们,他们就觉得自己有用。不一定要送他们些什么东西,只要跟他们做朋友他们都很开心的了。”

“让他们受到尊重,从而觉得自己有用。”这也是慧灵的目标。尤其是对一些轻度智障的学员而言,只要施以恰当的技能训练和心理建设,完全可以让他们重返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甚至结婚。我们造访万籁寂的家里时,一个叫云珊的女孩连忙为我们倒水,拉着我们聊天,只能说普通话的她还请记者做她和万籁寂的翻译。另一个叫阿敏的女孩则招呼我们坐下,家庭“妈妈”则告诉记者,阿敏最开朗也最爱美,有关爱慧灵的热心人士来探访时,她的歌舞表演最出彩。

也不是没有烦恼,但对万籁寂来说似乎不算什么。家庭里的另一个女孩,因为小时受过惊吓,现在特别害怕电子屏幕发出来的光线,认为会吸魂魄,有时她看到万籁寂在家里用电脑,便会大声斥骂,而神父没有半点恼怒,只是微笑地劝慰,告诉她电脑并不害人。有时她骂出难听的话,连家庭“妈妈”都受不了,万籁寂则一直告诫“妈妈”:“要忍耐。”

前几年,家中一名姐妹因病逝世,才是真正让他伤心的事情。

慧灵里的每一个人都对万籁寂感恩,不仅因为他能带来更多捐款,更因为他那颗赤诚的心。他自己却说:“施比受更有福。而且,我从这里获益良多。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总是想紧张地工作,可是因为要和他们一起生活、散步、看电视,让我的神经得以放松。他们也会叫我多休息,多放松。”

有一次,万籁寂病了,家中各人大为紧张,即使言语不清的学员也吃力地对他说“好好休息”,行动不便的也亲自到床前嘘寒问暖,还有人亲手做了一张慰问卡,手工虽拙劣,但令他感动万分。神父今年已经86岁,但走路步伐稳而快,只像70出头,他表示,只要健康条件允许,他将会一直在这里服务下去。

上一篇:所谓典雅,就是坚持 下一篇:麦芽糖女孩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