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8-31 03:04:05

浅谈构建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摘 要】伴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强国战略的实施,诸多中小企业必然成为其中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目前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挑战的内在要求,并阐述了其有效策略的构建。

【关键词】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有效策略;中小企业

本文以“生产型中小股份制企业”为研究对象,伴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强国战略的实施,诸多中小企业必然成为其中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外的经验可知,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敏感度;并在产品模块化生产常态下,承担起信息咨询及研发工作。

然而,中小企业的以上表现,却与它的融资能力形成鲜明的反差。这其中不仅存在着我国金融制度上的缺陷,也涉及到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为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便成为当下各中小企业需要面对的课题。单就“财务管理体系”而言,其应包含:财务管理目标、手段、绩效评价等三个要素。从而,这也构成了本文阐述的逻辑结构。

一、目前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从价值层面来考察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实则遵循:G―W―G`的过程。具体而言,伴随着企业资金从“货币职能、生产职能”转换到“商品职能”,财务管理分别经历了:资金预算、资金使用、资金回笼等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财务管理,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挑战。

(一)资金预算阶段面临的挑战

针对当前的订制化生产特点,财务管理部门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确立成本项目,并在此基础上估算资金预算总额。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单从成本分类来说并不存在困难;而受到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局限性的制约,却难以把握人工费用与物资采购费用的准确比例。从而,容易导致资金预算与资金真实需要相背离。

(二)资金使用阶段面临的挑战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便体现为资金的使用阶段。受资金稀缺性使然,为了降低机会成本往往追求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实物形态上来看,则体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因目前生产领域存在的团队生产特征,导致了团队成员具有“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动机。这样一来,成本控制就在监督缺位的状况下,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

(三)资金回笼阶段面临的挑战

资金回笼体现为G`环节,而G`又由G+g(g:利润)构成。在以扩大再生产作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常态的背景下,不难理解资金及时回笼的重要性。然而,受到外部与内部诸多因素的干扰,这一阶段仍然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为:资金回笼延期,以及回笼数额漏损。

由此可见,应对以上挑战便为“体系构建”提供了切入点。

二、应对挑战的内在要求

从企业目标管理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目标应内置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而财务管理目标又构成“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因此,这里还应从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观上,考察其内在要求。

(一)经济效益要求

经济效益要求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应形成与成本控制的契合态势。与财务管理不同,成本控制发生在实物层面;并需要依靠制度安排、工程技术、岗位意识等要件做支持。因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打破常态,建立跨界协作的能力体系。

(二)社会效益要求

社会效益要求的实现,不能仅靠企业财务管理的工具理性驱动。还应在区域植根性上下工夫。以乡镇股份制企业为例:该企业作为城市经济类型,起到过解决农村人口就业的巨大功效。如今,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如何实现县域经济拉动性,则需要根据区域自然禀赋特征,开展具有深加工类别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财务管理部门在资金预算、配置环节,就应向上述领域倾斜。

以上阐述,便为有效策略的构建建立的原则导向。

三、有效策略的构建

中小股份制企业绝大多数为内部人持股,因此这里就排除股票公开上市的可能。为此,有效策略的构建仅从企业内部控制领域进行阐述。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

上文已经指出,财务目标的确立取决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制定。当前诸多中小企业面临严酷的金融环境,并且大量外向型企业还因市场萎缩而破产。因此,此时企业的整体战略应是收缩战线,而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导。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目标应在于:推动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并采取差异化的资金配置原则,辅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二)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

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应在遵循财务制度的原则下进行。在针对目前的挑战可知,财务管理应形成部门跨界协作的态势。即,财务管理团队应吸收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来为资金预算、成本控制等环节做技术顾问。除此之外,该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对财务管理工作施加其它影响。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受“关系影响力”的作用较大,这需要通过规范制度、强化股东监管机制来克服。

(三)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是否达到企业董事会的要求,则需要建立针对财务人员的姬效考核体系。体系中的指标最为关键。如,以财务部门作为整体考核对象,将年度资金预算准确率、使用效益、回笼情况,按照“物理元”原理建立指标体系。并在对上负责的机制下,进行人员绩分量化、考核。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给予财务人员奖励或是惩戒。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可否认,针对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讨论,仍在学界、业界展开着。随着部分股份制中小企业在国内创新版块或是国外上市,都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复杂度。

参考文献:

[1]张西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基于新疆沙驼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11(9):4-8.

[2]司兆丽.浅谈如何构建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99.

[3]马燕.从企业文化角度探索热力企业财务管理[J].新疆财会,2011(5):39-41.

[4]张晶晶,赵丹,王桂英.企业文化与财务管理目标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现代营销,2011(7):256-257.

[5]彭媛,张静.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转制后财务管理目标的前后变化[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10):116.

[6]段大为.全面加强财务管理 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J].财务与会计,2008(9):20-22.

[7]王丽霞,刘立红.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7):45.

上一篇:强化融资租赁,提升中小企业财务自由度 下一篇: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