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谨防五官疾病

时间:2022-08-31 02:26:20

进入冬季,谨防五官疾病

寒冬是五官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气候寒冷,空气湿度小且干燥,加之风雪天气多,人们在外出时面部五官在外,与寒冷空气直接接触,容易罹患多种疾病。因此,进入冬季,应该注意做好五官疾病的预防。

寒冬最容易发生哪些五官疾病呢?

1.青光眼 青光眼是以眼内压力升高、视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致盲性眼疾。此病分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3种。除先天性外,后2种均以冬季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在强冷空气过后,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使眼部的血管收缩,容易诱发青光眼。人体血压的波动,使眼压也随之波动。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一旦在寒潮期间或过后不久,发现眼部不适伴头痛头胀、眼胀,反复出现视力模糊、虹视(看灯周围有彩圈)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是不是患有青光眼。

2.口角炎 冬季空气干燥、寒冷、多风,嘴唇也会因为发干而感到不舒服。这时一些人常会不自觉地用舌头不断地去舔嘴唇,以此达到湿润的目的。其实唾液一旦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就会立刻蒸发;反而唾液中的一些成分停留在嘴唇上,结果是越舔越干,从而导致嘴唇、口角皮肤的干裂。在口角和黏膜的交界处,出现潮红、脱屑、皲裂、出血、疼痛、糜烂等症状,称为口角炎。这时若口腔中的细菌趁机而入口角破损处,就会引起炎症,发生口角溃烂。因此,冬天出现嘴唇干燥不适时,不要用舌头去舔,而应该选用油性护肤品去搽抹。同时注意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也可以防止口角炎的发生。

3.鼻出血 鼻腔内毛细血管非常丰富,鼻腔黏膜内小血管一旦扩张、破裂,就会导致出血。秋末、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干燥,使得鼻内黏附的灰尘容易干燥而结痂。如果积聚太多,脱落过程中的牵拉,容易损伤毛细血管引起鼻出血。有的人因为鼻中结痂后感觉不适,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指去抠鼻孔,也可导致结痂脱落,牵拉毛细血管而导致出血。此外,冬季还是鼻炎、流感的高发季节,因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或流感引起的发烧等原因,也容易诱发鼻衄。这种情况,可以每天坚持清洗鼻腔,用生理盐水滴鼻子数次,不但能增强鼻黏膜的湿润度,增强鼻黏膜的抗病能力,还可预防流感,避免鼻出血的发生。另外,在寒冷天气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鼻黏膜,也有预防鼻出血的作用。此外,要注意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助热生火而诱发鼻出血。由于鼻腔是人体连接内外的通道,是防止细菌进入人体的第一道门户,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因此,一旦发生鼻衄,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预防经常性的鼻出血。

4.耳冻伤 耳朵之所以最容易发生冻伤。与耳朵的构造有密切关系。因为整个耳郭除了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非常细微,保温能力极差。到了冬季,耳朵因受到寒冷气候的刺激,耳部血管收缩,末端血液循环运行缓慢,血液供应比其他部位更少,使得气血运行不畅,特别容易发生冻伤。尤其是一些原本血液循环不好,或患有循环系统疾病的人,耳朵更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伤害,引发冻疮。因此,天冷外出时,要戴帽子或戴耳封,以加强对耳朵的保护。在气温较低的地方,要经常用双手轻轻按摩耳朵,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耳郭的热量,有助于预防耳朵发生冻疮。

上一篇:我唱歌 我健康 下一篇:管好嘴 迈开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