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玉米产量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31 01:17:12

山东省夏玉米产量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刘 锋(1975-),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技术。

摘要:根据周期波动规律对1970~2007年山东省玉米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生产有以下特征:一是玉米生产的波动是以增长为背景的波动,周期长度不规则,波动幅度大;二是波动类型基本符合古典型波动;三是扩张期长于收缩期。影响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政策和自然灾害。

关键词:山东省;夏玉米;产量波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513(252);S1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058-03

山东是玉米生产与输出大省,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全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山东省粮食生产的波动可能关乎到全国粮食产量的波动。由于受自然灾害、政策变化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山东省的玉米产量是在波动中实现的增长。本文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山东省1970~2007年粮食产量的波动状况及影响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目的是揭示玉米产量的波动规律并找出影响波动的决定性因素,以期为山东省粮食产量平稳增长提供理论基础。1 山东省玉米产量波动分析方法

产量周期波动是粮食生产发展循环出现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目前对波动分析主要采用直接法、剩余法和普查局法3种分析方法。本文选用剩余法来分析[1],山东省玉米产量较长时期的波动,分析波动程度时一律采用波动指数的形式刻画。波动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Yt代表t年的实际玉米总产量;Y^t代表t年玉米产量的趋势值,本文通过四次式模型拟合得出。Yt-Y^t代表玉米产量剔除长期趋势后的绝对波动,即t年实际粮食总产量对长期趋势的绝对偏差;It的绝对值还可以反映粮食产量的稳定程度,|It|越小,则说明粮食产量偏离长期趋势越近,稳定性就越好。为了计算波动指数,本研究首先利用SPSS软件拟合玉米总产量增长趋势的回归方程,然后选择最优的回归模型,以获得玉米总产量的趋势值,然后代入上述波动指数计算公式进行运算。通过对拟合结果比较(从模型拟合优度、模型F统计值和参数t检验值等方面分析),四次式模型要优于线性型、二次式型、三次式型和指数型等回归方程,所以选择四次式模型Y^t=00004t4-00322t3+ 07378t2-0768t+30836作为山东省玉米趋势产量的拟合方程(见图1)。

2 山东省玉米产量波动的计算结果与波动周期特征分析21 波动的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波动系数计算公式、粮食产量波动趋势模型和1970~2007年的粮食实际产量数据,将1970~2007年山东省玉米实际总产量数据和上述模型计算得出的玉米总产量趋势值代入波动指数计算公式,得出波动指数值,据此做出波动指数曲线(图2)。在图2中,从波谷到下一个波谷即为1个周期,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1970~2007年的粮食产量波动可以分为10个周期(见表1)。

22 波动的特征分析

221 周期长度不规则,产量波动频繁 从总体上分析,粮食生产的波动是以增长为背景的波动,随着时间的推进,每个周期平均产量不断增加,说明增长是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的总趋势。1970~1997年,山东省玉米产量波动比较频繁,波动周期的长度一般为2~5年;第10个周期,即2002~2007年,山东省玉米产量处于恢复期,玉米产量处于上升过程中,但波幅变化较大。37年间周期的平均长度为37年。由此可见,山东玉米产量的波动周期长度变异较大,这也体现出了玉米产量波动是典型的短周期波动类型。

222 波动类型基本符合古典型波动 根据波动理论[2],从波谷和波峰的形态特征来看,10个周期大部分是古典型波动。所谓古典型波动,即在1个波动周期里,波峰为正值,波谷为负值,古典型波动分别是1970~1974、1974~1978、1978~1983、1983~1985、1985~1989、1989~1992、1992~1997、1997~2000。两次明显的增长型波动(波峰、波谷均为正值)分别是2000~2002和2002~2007时间段。

223 波动幅度较大 玉米产量平均波动幅度为1205%,有6个周期的波动幅度超过10%,说明山东省玉米生产波动幅度大,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其中波动幅度较大的周期是1992~1997、1997~2000和2002~2007,分别为2006、1997和1816。

224 扩张期长于收缩期 在经济理论中,1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通常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4个阶段,据此我们把玉米产量波动的复苏和繁荣阶段统称为扩张期,而将衰退和萧条阶段统称为收缩期,各个周期的扩张期和收缩期见表2。对比10个阶段的波动特征可以发现,1970~2007年,37年间山东省玉米生产经历的10个较为完整的周期中,波长最长的为5年,最短的为2年,粮食波动的周期频率(平均波长)为37年。37年中,扩张期为21年,收缩期为16年。从表2中可以看出,山东玉米产量的平均扩张期为21年,略高于平均收缩期(16年),扩张期长于收缩期05年。因为扩张期长于收缩期,山东省的玉米产量由扩张转向收缩的过程较慢而通常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持续滑坡,由衰退转入萧条,从而显示出玉米产量的滑坡具有短暂性;这说明山东省的玉米产量即使达到低谷,那么从低谷上升到波峰也将是一个很短的过程,玉米产量出现恢复性的增长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是受粮食政策、粮食市场供求和自然规律、科技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当粮食产量出现增长趋势的时候,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繁荣过后接踵而至的便是衰退。

3 影响玉米产量的波动因素

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很多,如化肥投入量、机械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灌溉面积等。它们影响产量的长期趋势,但不是造成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玉米生产除了受体制、投入、价格等因素影响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气象因子。纵观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史,比较大的丰收年与歉收年都是气象因子直接作用的结果。从近20多年的情况来看,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面积越来越大,对农业与玉米生产的危害程度越来越重,所以气象灾害是影响中国玉米生产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样气象因素是影响山东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因子。1978年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价格政策的调整、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玉米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玉米生产迅速发展[3],玉米总产量和单产均显著增加。1996年政府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同时再次推行按照家庭人口分配土地,并且明确30年不变,使1994~1996年玉米大幅度增产。1997年以后,由于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及“粮食直补”政策的推行、中低产田的改造、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收购市场的全面放开等政策的实施,山东省玉米产量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通过对历年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认为粮食政策和自然灾害是导致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4 小结

本文根据周期波动规律对1970~2007年山东省玉米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生产有以下特征:一是玉米生产的波动是以增长为背景的波动,周期长度不规则,波动幅度大;二是波动类型基本符合古典型波动;三是扩张期长于收缩期。通过分析认为,影响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和自然灾害。参 考 文 献:

[1] 王洪丽,杨 双,王 军,等.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分析[J].玉米科学,2011,19(5):134-136,142.

[2] 林 燕,于 冷.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3):345-350.

[3] 王忠孝主编.山东玉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3,45(6):61~62

上一篇:遮荫条件下紫心甘薯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研究 下一篇:渐入佳境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