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服务业统计分析

时间:2022-05-04 03:42:17

山东省服务业统计分析

摘要:根据经典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山东省在应该在2006年人均GDP达到3040美元的时候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且服务业比重应该达到一半以上,但是2015年的山东省服务业增加值是2853.7亿元,同比增长9.6%,对GDP增长的贡献为45.1%,有悖于经典理论。为发展壮大山东省服务业,响应“十三五”的拉动内需的号召,本文试图通过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占GDP比重、产业贡献率以及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等指标,分别对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找出了目前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山东省17地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做聚类分析,综合说明山东省服务业偏离“经典理论”轨道的原因,并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服务业;聚类分析;结构分析

一、引言

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1]。

图1产业结构转换模型

由图1可以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开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种劳动在产业间的转移过程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The Padi-Clark Law),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劳动力便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律不仅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证明,也可以通过比较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在同一时点上的发展水平来证明,也就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时,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就相对越小,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就越大;反之则反是。

据图1所示,这种逆产业次序的转换意味着人均GDP的增长,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下同)产值总量将随之不断扩大,期望值也随之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随之提高。在我国,无论是小康社会的总经济战略,还是地方政府的具体振兴经济策略,大都借鉴了图1所示的结论。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转,山东省在2002年至2005年间出现了服务业结构降低(占比从36.0%下降到32.3%)、制造业结构增加(占比从50.5%增长到57.4%)的现象,这说明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这种现象是合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发展,在2008年以后直到2012年山东省的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五年内从占比33.4%增长到39.9%,但是到2013年服务业占比锐减,降低6.1个百分点,虽然2014年略有回升,但也没有出现经理理论描述的服务业占比超过50%,这一方面说明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山东省的服务业发展并不符合经典理论的描述。参照我国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早在2006年山东省的人均GDP便已达3040美元,但服务业的比重仅为32.6%,离小康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这说明,山东省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

山东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然而与发达的省份相比,山东省的服务业无论是总量、结构还是产业素质都严重滞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与山东的经济强省地位不相适应,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想取得山东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飞跃,必须解决山东服务业“短板”。

二、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山东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际环境。中国政府承诺,加入WTO后将遵循《服务贸易总协定》,逐步分阶段开放金融、保险、旅游、专业服务、电讯、商品零售批发、医疗服务等服务市场。这给山东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一方面,山东省可以享受WTO所有成员方给予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及给予发展中国家成员的所有优惠待遇,更顺畅地走向世界,发展自己的服务业,为服务业创造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将为山东省服务业扩大利用外资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国内环境,促进服务业更好、更快地发展[2]。

2、国内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历史的选择。发展服务业是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2013年5月在第二届京交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到要最大限度的“松绑”服务业,这给了全国的服务行业一个利好消息。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国家都把服务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引导其发展,服务业发展的国内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从2002年开始,山东省就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的组织领导能力不断加强,2016年的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峰会还了13个服务对接项目,认真总结2015年工作进程为接下来的“十三五”计划做重点概括,简单地进行横向对比很容易发现,省委省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和总结出了诸多良策。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服务业大量涌现,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依旧倾向于制造业,导致山东服务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二)反映服务业发展的指标

下面探讨山东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反映服务业发展的指标入手。现实中反应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指标有很多个,其中核心指标主要有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产业贡献率和产业拉动率等。各指标分别表示如下:

服务业增加值=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报告期服务业增加值-基期服务业增加值)/基期服务业增加值之比;

产业贡献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GDP增量之比;

产业拉动率=GDP增速*各产业贡献率[3]。

(三)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先上升后下降,整体来看是下降的,并且占GDP比重小。

图2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由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做成的折线图可以清晰的看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先上升后下降,2009年到2010年虽有2.3个百分点的提升,但是整体看山东省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在下降。从2002年的10.6%增长到2007年的14.7%,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2008到2009年间,山东省服务业增长速递锐减,降低3.5个百分点。之后经济回暖,直到2010年增长到13.5%,还是没有能够超过以前的辉煌,2012年在政府大力反腐倡廉改变固有利益格局的大背景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从“十五”以来,第三产业总量直到2008年才突破10000亿大关,而第二产业在2005年已经超越了10000亿,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2010年略有好转但总体来说增加值偏低。

自2002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一直维持在GDP的1M3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维持在GDP的1M2左右。2014年全国的经济结构符合三二一逆产业次序,服务业占比高出第二产业占比5.6个百分点,但是山东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7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占比低4.9个百分点,这说明山东省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不多,拉动GDP增长的动力在下降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2年到2007年比较稳定,保持在30%左右,直到2008年,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发展得到很大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07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达到37.5%。但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业的贡献率回落甚至低于往年,随着经济的复苏又开始回暖,从2009年对GDP贡献30.2%上升到2011年贡献38.2%。

产业拉动率先增加后降低,2006年和2007年山东省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都是4.7个百分点,2008年和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缓慢,仅增长3.7个百分点,随着以后的经济回暖,2011年山东省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之后持续下降,2014年降到3.3个百分点。

山东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稳定但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却在近几年持续下降,服务业作为环保节约型社会主要依靠的产业必须要加大整改力度,扩大服务业种类和范围,持续拉动山东省经济的快读发展。

3、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2014年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51.7%,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48.3%,还占不到服务业的一半。现代服务业种类多,但只有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能占到服务业的10%左右,其它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都很小。服务业众多种类里面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为主要类别,占服务业的三分之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内部结构亟待优化,应重视与加强发展现代服务业,有目的、有方向的对服务业加以引导。

4、山东省服务业地区结构差异明显,17地市的服务业占比差距大

运用SPSS软件对山东省服务业地区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归为几大类。使用数据来自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15》,软件操作结果如下:

从上面聚类谱系图看出,把10当做分界点,将十七个城市分为五类比较合适。

五类城市的发展各有特色,在这里就简单介绍各个类别的特点。

第一类城市是济南、青岛,山东省的两大核心城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都很小,大约为5%左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2%,青岛的只占4.4%。两个城市均已进入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阶段,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都比第二产业的高,尤其是省会济南,服务业占比54.4%,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3%;

第二类城市是济宁、德州、聊城、菏泽等城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仍然很大,约为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菏泽最高达13.5%,第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很多,聊城差距最大,相差22.6个百分点;

第三类则是枣庄、烟台、莱芜、日照、滨州、泰安、威海、潍坊、临沂这9个城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徘徊在全省平均水平6.7%―10.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差距最小的是临沂市,第二产占比较第三产业占比高出6.7个百分点。差距最大的是枣庄市,高出约24.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亟待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创新提高产业层次;

第四类和第五类分别是淄博和东营,两个城市属于重工业型的城市,第二产占GDP比重远远高于全省水平,分别是59%,70.8%,相比较来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很小,小于青岛、济南,第三产业占比也很小,比二产占比差距分别是21.5%,45.1%。这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总量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并且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也很高,但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需要政府合理正确的引导,以求向“三二一”的产业阶段发展。

三、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层次,有方向的引导部分城市转型

山东省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的占比中仍占主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握“五项指导原则”: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提供动力,以城市化拓展空间,以市场化注入活力,以国际化提升水平,以信息化强化支撑,大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六大产业”:即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走传统和现代服务业并重之路。相对来说,东营和淄博两个城市的结构层次转型时机基本成熟,应积极引导。对于第二、三类城市应该三产协同发展,尽量避免出现东营的过度工业化。

(三)发挥城市群经济圈的带动作用,扬长避短,做到工农商结合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必须以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聚集度为依托,针对山东省城市规模不够大、较大规模城市不够多的状况,通过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服务业繁荣发展打造平台、拓宽空间、增强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沿海城市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内陆城市依然保持落后状态,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迫在眉睫。

(四)提高山东省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受传统观念影响,山东省轻视服务行业的思想还普遍存在,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开放人民的思想,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让服务业能够与其它行业一样被人民接受,提高其对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发挥其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作用。(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建平,蔡苏文,郭晓鸣等.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统计分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24卷2期:103-105

[2]曹玉山.山东服务业面对入世.走向世界.2000年第3期(总第71期):59-6

[3]山东省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指标解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6-11-3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技术分析 下一篇:苏一增购线车顶自动焊组焊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