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时间:2022-08-31 01:16:40

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也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原有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将体育教学和文化课程教学两者统一起来,培养出既有强壮的体魄,又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还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现代体育教学和文化课程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我过初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的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努力开展创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是现在的一个必然趋势,高中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高中体育教学旨在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以及培养他们团队合作意识,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教,然后是学生跟着老师做。这样的教学模式枯燥而乏味,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的形势下是十分有必要的。

1. 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几点问题

当前的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存在者诸多问题,我们要想开展创新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客服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没有处理好学生课程学习和体育教学的关系:由于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甚至是学生本身都更加看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这就导致了在实际当中,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上,而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受到了明显的挤压。比如说有些中学仅在高一为学生开设体育课程,随后为了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高考当中,在高二和高三的两个学年都取消了体育课程,这其实是极其错误的做法,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都很重要,我们应该对它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

1.2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内容老套过时,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高中体育内容一般是以跑和跳以及一些球类运动为主,这些活动内容学生都十分熟悉,对它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当今的青少年对新鲜事物又是那样的敏感,因此为了充分地调动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必须大幅度更改当今的教学内容,开展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1.3 没有过分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高中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体育精神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没有将这两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新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必须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2.开展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具体思路

2.1 对当今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顺利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就是体育教学方案,在新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案中,必须把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满足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通过体育锻炼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文化课程,两者之间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2把高中的体育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对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但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还深刻地改变和影响者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而青少年又是对新事物极其感兴趣的,如果我们能够将当前丰富的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新颖的教学平台,这必然会极大地他们的学习热情那个和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3将高中的体育教学和文化课程结合起来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是将体育教学和文化课程学习分离开来,两者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其实我们可以转变以前老师在前面教,学生在后面做的教学思路,例如在上乒乓球课时,老师可以除了可以讲解如何实用球拍使乒乓球在空中快速旋转外,还可以将这个过程和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一些简单知识结合起来,告诉学生为什么求在旋转的时候的运动轨迹和不旋转时候的运动轨迹有较大的偏差,在讲解跑和跳内容的时候可以将生物课当中的人体组织结构插入进来。这样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文化课程知识的深化和理解,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结束语

文中首先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探索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几点看法和具体思路。总之,在满足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今的体育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将体育教学和文化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努力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开展新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不但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智力水平,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文贵.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完[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5).

[2] 张勇.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成功(教育版),2010(11).

[3] 王雷.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 罗小安.浅析高中体育课的创新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5] 周川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对策和建议[J].文体资讯.2009(6).

上一篇:善用教材,捕捉学生情感的生发点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