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基层外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31 12:36:29

风险管理在基层外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39-02

【摘 要】目的:探讨在基层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病房的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探讨,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风险管理,观察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对调查期间随机抽取的500个病患及家属进行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满意者492例,满意度为98.4%;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相比,实施后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了65.8%。结论:在基层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基层外科

当前,“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医疗界的共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家法律的不断健全,广大患者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理工作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尽早发现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对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和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基层外科护理工作中由于日常工作繁忙、病种繁杂、接触病人各种各样,存在着大量的护理风险,给予相关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员规避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1 外科病房护理风险及风险管理

1.1 外科病房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 外科患者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由于手术前后患者及家属情绪紧张、易产生烦躁情绪;护理人员须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且侵入性操作较多,护士如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合理安排工作,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或与患者及家属发生意外冲突。对于危重患者,由于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有创护理操作和治疗较多。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时,护士的情绪往往更加紧张,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护理失误的风险大大增加。术前准备不到位,手术不能按时进行或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术后不能进行正确的康复运动,影响康复进程,甚至产生原本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在进行胃管插管中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操作不熟练导致置管困难,患者出现呕吐或出血较多时容易出现口鼻内容物误吸。给患者留置尿管时由于无菌意识不强,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或尿管水囊破裂、水囊内注气不足或尿管固定不牢,导致尿管从膀胱脱出。术后饮食指导错误或不清楚,导致患者饮食开始过早或过度、过快。术后观察不及时、放松警惕,导致患者失血量大出现早期失血性休克。乳腺手术后胸带加压包扎过紧或过松,或松脱后未及时调整;负压引流管阻塞或脱出;搀扶患者活动时未注意保护患侧;术后早期活动时活动范围过大,导致皮瓣滑动。肠道手术后引流管连接的负压大小设置不正确,或负压引流接口处松动;未及时更换负压引流瓶。

上一篇:儿童预防接种存在问题及的护理对策 下一篇: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