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汤路整治工程

时间:2022-08-30 11:35:10

基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汤路整治工程

摘要:基于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突出主题,提升形象,服务民生,精细管理”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通过整体规划和统筹建设,对区域内的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分门别类地进行整治,以打造整洁、优美的环境秩序,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关键词: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6702

1 引言

为全面提升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水平,按照环境建设“突出主题、提升形象,服务民生、精细管理”的总体工作思路,从2013年起,北京市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提升工作。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发展的重点新城,是首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承担着承接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职能。

昌平区立汤路北七家镇段位于昌平城区东侧北七家镇内,由于使用频繁且缺乏管理,路段两侧存在车辆乱停乱放,商铺占道经营;道路两旁杂草丛生,绿化荒败;垃圾渣土沿路乱堆乱放;垃圾随处可见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及沿线的环境卫生及市容市貌,也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很大隐患。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提出实施立汤路北七家镇段两侧环境整治工程,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惠及民生。

2 项目概况

2.1 建设规模

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南起劲飞红木紫檀第一楼(商铺),北至马坊桥南的长河花园(小区),总长度约7 km。立汤路北七家镇段是由中央绿化隔离带、主路、机非隔离带、辅路、辅路外侧这五部分组成的四板五带式的道路结构,通过对现场踏勘,主路和中央绿化隔离带景观效果较好,问题主要集中在辅路及及非隔离带上,因此环境整治的重点区域为辅路和机非隔离带。

2.2 建设目标

通过对立汤路北七家镇段沿线周边市容市貌进行综合整治,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生态主导型和谐市容环境,满足该地区居民对居住、出行、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

2.3 建设标准

整治时主要遵循以下建设标准:大街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设施完好,符合《城市道路环境景观十条标准》的标准;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设施设置及设施的功能、样式、体量等符合《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管理暂行办法》的标准; 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布局科学,无侵占绿地现象,符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和《北京市园林绿地环境卫生责任标准》的标准;无私搭乱建、无乱堆乱放物料、无脏乱差死角等,整体环境和卫生质量符合《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规定;安防、消防、无障碍等设施齐备,市民生活便利、出行顺畅。

2.4 现状调研

通过多次现场踏勘和深入调查,总结立汤路北七家镇段沿线存在以下环境问题:①沿线垃圾渣土随意堆放,影响道路整洁美观;②广告牌匾高低不齐、材质不一、杂乱无序;③局部路段辅路未贯通,交通不便利;④辅路外侧存在有碍观瞻建筑;⑤围墙破旧、墙体脱落;⑥人行步道老旧、破损严重;⑦部分地段存在黄土现象,绿地景观效果不佳。⑧沿线车辆乱停乱放,侵占绿地等。

2.5 建设内容

根据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将建设内容确定为: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四大类,见表1。

3 整治方案

3.1 市容环境

通过现场排查,市容环境问题集中表现在垃圾渣土、道路铺装、有碍观瞻建筑3个方面。

3.1.1 垃圾、渣土

立汤路北七家镇段沿线普遍存在垃圾渣土随意堆放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破坏了道路整体景观效果。针对垃圾渣土随意堆放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设方案:清理位于长河玉墅东侧辅路渣土,确保道路畅通;将东三旗村西机非隔离带内垃圾及渣土装车、清运,恢复并完善隔离带内绿化;隐蔽安置位于渡上路口垃圾箱,确保道路畅通,美化道路景观;东沙各庄村商铺前杂物堆放凌乱,一方面要求店主整改,另一方面在商铺与辅路之间设立花坛,起隔离的作用。

3.1.2 道路及铺装

立汤路东三旗村前辅路边界不明确,威尼斯花园前辅路承载和宽度不够,部分路面井盖高出辅路路面20 cm,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前辅路未贯通,局部地区公交车站旁铺装缺失,行人随意穿行绿化带,自行车随意停放,桥区铺装破损,影响道路景观的完整性,严重阻碍交通通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设方案:贯通亚汽市场辅路,增设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周边道路协调一致。新增围栏,完善周边绿化,提升道路景观;为满足车辆通行需求,提高道路承载能力,拓宽位于威尼斯花园处辅路,铺设沥青混凝土及透水砖路面,局部区域铺设透水砖路面以呼应威尼斯花园前的铺装广场。同时新增围栏,完善周边绿化;平西府公交站旁新增透水砖铺装,减少乘客穿行绿化带的风险;七北路南天桥下新增设透水砖铺装广场,并设置自行车停车架,方便乘坐快速公交3号线的乘客停放自行车。

3.1.3 有碍观瞻建筑

亚运村汽车市场前的有碍观瞻建筑侵占辅路的位置,导致此段辅路未贯通;在个别绿地上和天桥下存在临时养蜂房,严重破环绿化,影响道路景观效果。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以下建设方案:拆除位于亚汽市场附近的有碍观瞻建筑,新增道路,保持辅路畅通;拆除位于温泉花园路口及七北路南天桥下的有碍观瞻建筑,恢复并完善绿化。

3.2 生态环境

立汤路北七家镇段沿线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机非隔离带内的绿化景观上,主要表现为:辅路东侧机非隔离带内绿化缺失现象严重,东三旗村前和亚运村汽车市场前车辆直接停放在绿化带内,严重破坏了植物生长,有的地段绿化带已被硬化为停车场铺装,严重破坏了绿化带的完整性;辅路西侧局地地区土壤现象严重。

针对目前存在的绿化带被侵占、局部绿化缺失、土壤现象,提出以下绿化建设方案:辅路东侧机非隔离带内绿化缺失现象严重,设计时在保留现状树木的基础上,设计5种不同的韵律:第一段为奥特饭店前,整体设计方案为补植高大乔木,丰富植物层次,主要植物为小叶白蜡、垂柳、红瑞木、鸢尾等;第二段为盛祥宾馆前,整体设计方案为恢复绿化带,补植乔木、花灌木,主要植物为小叶白蜡、垂柳、红叶碧桃、天目琼花、棣棠、沙地柏、八宝景天等 。第三段为亚汽市场前,整体设计方案为补植常绿树、花灌木,增强道路景观 ,主要植物为油松、红叶碧桃、天目琼花、棣棠、沙地柏、八宝景天等。第四段为威尼斯花园前,整体设计方案为补植高大乔木,保持道路景观连续性,主要植物为小叶白蜡、丁香、沙地柏等。第五段为物美超市前,整体设计方案为恢复绿化带,丰富植物层次,美化道路景观,主要植物为小叶白蜡、垂柳、西府海棠、锦带、金娃娃萱草等;辅路西侧回南路北天桥下土壤,主要设计方案为补植高大乔木,以元宝枫为主,保持景观完整性和连续性。

3.3 设施环境

3.3.1 围栏

立汤路北七家段沿线绿化隔离带周边围栏破损现象严重,且围栏形式多样,设计时拆除破损围栏,统一围栏样式。为遏制侵占绿地、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机非隔离带全段统一安装熟铁铁艺围栏,防止车辆侵占绿地,保护生态环境。

3.3.2 花池

花池主要新建于辅路西东沙各庄村、平房村的商铺前,此段商铺前杂物堆放凌乱,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新建花坛主要起到一个隔离及美化环境的作用。花坛内采取西府海棠+棣棠标准段栽植的形式,体现简洁整齐的道路绿化。

3.4 秩序环境

立汤路北七家镇段沿线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车辆主要停放在绿化隔离带内、天桥下及辅路边,严重侵占绿地、道路,影响交通通行。同时在北七家建材城、东沙各庄村和平坊村前存在游商摊贩现象,破坏道路景观,影响交通通行。针对以上现象,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整顿停车秩序,恢复绿化;同时清理游商摊贩,维护道路秩序。

4 结语

立汤路北七家镇段环境整治工程通过合理利用现有市政资源,进行部分改造及整治,较大改善昌平区城市道路环境,有助于新的城市景观形成,完善城市功能,对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项目的建设在取得上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在建设的同时也间接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该项目通过对立汤路进行综合环境整治,包括沿线的绿化美化、道路路面修整、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切实提高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居住、出行、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鹰翅,胡 峰.广州市“迎亚运”城市道路环境整治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09(2).

[2]苏利冕.街景整治:促进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J].宁波经济,2010(12).

[3]翁 慧,于 媛.关于城市道路整治出的新体会[J].科技信息,2012(12).

上一篇: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感受 下一篇:记叙文之合理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