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难点和对策

时间:2022-08-30 10:03:08

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难点和对策

摘 要 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生产运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保护员工规避工作危险因素,维护人身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手段。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对于这项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在管理方法、知识结构、执行规范性以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着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本文结合这一现状,探讨了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难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安全管理 人员 业务水平

一、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难点

(一)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在当前的安全培训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对于这项工作的关注度不足,企业员工通过安全培训获得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十分有限,这使得安全培训流于形式。首先,在对待安全培训的态度方面,安全管理人员不够认真,仅仅将其列为企业年度工作的一项内容而已,缺乏相应的安全培训目标与考核机制,未能在培训内容与实际考核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监督,安全培训工作就成了一个走过场的表面形式内容。其次,现在企业往往会委托培训机构进行安全培训工作,而部分执业水平或负责态度不足的机构,在收取培训费用后,未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培训过程中也仅仅以完成培训课时为目标,实际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学方法内容不够灵活科学

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业务学习在方法和内容方面相对陈旧,不能有效适应当前企业生产与行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往往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对学习内容产生厌倦,实际学习效果十分有限。首先,在课时内容安排方面,常见的集中授课形式将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集中在固定时间段内,且前后两次培训的间隔较长,这样一方面安全培训与实际生产活动的隔离比较明显,安全学习后在实际工作中能真正执行的学习内容相对有限;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面,部分安全学习依然沿用传统的纸质材料讲解,学员记忆考试的形式,对于新型信息教学手段的应用不足。实际上,现阶段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在各领域都较为普及,如果安全学习过程中未能有效引入多媒体、互联网、数字化教具等技术,则不能有效地阐述清楚各项安全管理内容,学员的理解与识记效果也十分有限。

(三)缺乏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教育

现代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基本理念是规范性与标准化,将各项安全管理活动按照规范的流程来执行,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行为规范主要影响员工职业安全素养与管理制度认可。就职业安全素养而言,良好的行为规范能够保证员工在参与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在执行安全操作时能够做到准确有效;就制度认可而言,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重视安全管理制度的体现,员工在认可相应管理细则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前提下,才能完全遵照管理规范参与生产活动。

(四)安全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相应设备设施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拥有与之相匹配的知识结构,全面把握新技术与设备设施的运行特征,展开安全管理活动。现在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由工龄较长的担任,这部分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但在适应新技术与管理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既有知识结构的拓展以及新知识融合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不能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安全管理理论难以融入实际工作

安全管理业务归根结底还是要在实际生产环节中发挥作用,对企业人员的生产活动行为进行有序管控。现在各企业都针对安全生产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程,并提出了众多具体执行细则。但这部分管理理论方面的内容,真正落实到岗位与个人的时候则存在一定的偏差,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并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效力。

二、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对策

(一)明确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目标

安全管理培训的水平对于业务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制定明确合理的培训目标是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条件,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重点安全管控环节展开培训活动,从管理理论、管理方法、执行方案三个层面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充实的学习提升资料。将业务培训目标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确保安全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培训活动整体把控安全生产管理流程,对于重点安全问题环节有着准确的认知,在出现安全隐患或故障事故的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优化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方法

安全管理业务培训方法的优化要从培训内容、展示方式、审核模式三个层面加以实施。对于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应避免枯燥的理论学习,应在培训内容中引入更多的安全管理实例,结合小组讨论、模拟实施等方式展开学习活动,提升管理人员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安全管理学习氛围;对于展示方式,应更多地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安全管理培训过程中为管理人员播放视频、演示动画等形式提升培训展示的丰富性;对于审核模式,可在基本的卷面考试形式外,增加一定的上机模拟、实践操作等环节,从而保证安全管理理论与实际生产二者间的结合。

(三)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水平

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水平应采用标准化的培训流程,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紧密相关的重点环节制定整体与分部培训方案,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展开培训活动。企业应对现有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不同专业或岗位员工实施差异化的培训方案,在基础性安全管理培训的基础上有所侧重。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应侧重于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意识的强化培训,确保其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针对特种作业人员、初上岗人员等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则应增加安全事故案例教学内容,增强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应急措施教学,增强其自身保护意识,杜绝违章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内容。

(四)强化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是提升安全管理业务水平的先决条件,进行安全管理活动在强有力的责任意识先导下会更为有效。企业应加强内部宣传,通过宣传栏、广播等形式播放安全管理相关内容,在企业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帮助管理人员树立责任意识;通过制度化的规定将安全管理责任细分,落实到人,赏罚分明,保证每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都能受到有效的监督与约束;通过职业道德与安全培训教育的结合,使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内化,成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活动的驱动力,使其自觉投入各项管理活动,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三、结语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是一项涉及多方因素的综合性活动,需要从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流程以及安全责任意识等方面着手,从制度建设与实践指导等层面开展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强化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单位为广州职安健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汪锡鑫.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01):162-164.

[2]梁峻,陈国华.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9):132-138.

[3]孙燕,叶建农.浅谈煤矿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建议[J].煤矿安全,2014(01):200-203.

[4]李付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4(10):58-61.

上一篇:主流社交软件发展分析 下一篇:显卡性能与显示设置